大陸石油行業中人流行一個江湖傳聞,話說:有賴昌星,就沒油荒!點解呢?
這個星期,台風“泰利”和“彩蝶”先後吹襲廣東,兩廣地帶的油荒停頓一個月之後再起,廣州的加油站一是分階段供油,白天有油加,晚上沒有;一是只對部分特約客戶供應,而郊區的油站有的更是全日沒油加。
廣州的徐先生對本台講:“有些近郊,好像番禺大道,連排隊都不用,擺一牌子說沒有油加算了。”另外,就算可以入油,入的是貴油。“市老城區裡面都有人排隊,挺長的,但品種不是很齊全。譬如你想加90號油的沒有,要加93號,97號的。”
目前,天河、海珠、白雲等地缺油最嚴重,這個月4號開始,所有司機限制入油,90號和93號油最多限加100元,排隊入油平均要一個小時,有些油站甚至已經斷油7天,再有官員歸咎油荒是由於颱風。不過,東莞的郭先生就說,責任是在政府。“廣西和廣東造成的油荒,我想都是政府造成的,有車沒有油加。我們東莞東城,有一個油站等加油的車有一公里遠。” 在廣州,有市民就投訴不少的士司機拒絕接載短途乘客,理由是油價上升。東莞的郭先生繼續講:“在我們國內,97號油要5元一公升呀!摩托車和計程車就限量加油。”
限量加油苦了誰呢?廣州的徐先生說,要靠殘疾人士機動車代步的就慘了,“殘疾人士真是慘了,那台車跪了下來,那些殘疾人士的三輪車都跪在油站那,你說怎樣叫愛心呀!平時說甚麼對殘疾人士有愛心,這個愛心現在要怎樣說好呢?”
據報,中石化與中石油兩大集團不約而同表示,近日的供油量創了歷史新高,已經每天向廣州供油3000多噸,供應量比平時增加了70%至80%,而從8月份開始,幾乎沒有間斷過。有中石化中人,還抱怨是中石油方面不夠賣力。廣州徐先生說:“那些殘疾人士真的很慘,拿著拐杖,拿著張凳子,我看著他們走路真的很吃力。”
大陸油荒歸根究底的原因是甚麼呢?在美國能源協會的一個午餐研究會上,大陸石油行業中人對本台表示:價格雙軌制令得國有的石油情願出口油都不願意內銷。國內的石油便宜,國外的貴,出口石油賺的錢更多;內銷國內無疑是賣一頓虧一頓。大陸的石油行業圈中人更傳聞,如果還有賴昌星走私石油入大陸,大陸的油價就會降下來。
美國億陽集團的副總經理王銳對本台講:“一個是中國發展經濟快,石油出現短缺,價格上來;另外是有兩大公司,價格由國家定價,(他們)認為不合理。”他說,歸根究底,是大陸的石油行業是壟斷行業。“這個石油在中國相對是一種壟斷,如果當年有石油,從外面走私進來的話,石油的價格就好競爭,就會降下來,這是大家的一種說法。”
記者於是問,是不是現在沒有走私就變得貴了?王銳:“大家說是這樣,所以在加拿大的那個誰,原來走私的那個誰?(賴昌星),大家說賴昌星在的話,走私,石油能降下來,這是一種說法。”
資料顯示,現身在加拿大的遠華案主嫌犯賴昌星,走私過超過價值60億美元的石油、化工產品、汽車、電器與香煙。1999年,賴昌星並是得到公安廳一名副廳長的內線幫助,才可以從廈門出逃,他帶同三名子女,先由香港轉飛往菲律賓,再逃往加拿大。
遠華案除主犯賴昌星之外,大陸官場中人還有中國公安部副部長李紀周、廈門市委副書記張宗緒等,人數多達160人。而當地的警隊亦是賴昌星的耳目,海關人員為防風聲外洩,在掃蕩遠華集團時是出動軍隊而非警隊。報導指,遠華集團共走私了高達400億元人民幣的貨品,橡膠、汽車、煙草、石油等高利潤貨品無所不在。遠華四年間,賴昌星收入120億人民幣,1996年起,他在香港大手買入的物業有11億港元,1999年港府應北京的要求凍結了賴昌星在香港的銀行戶口。
在美國能源協會的午餐會上,從事中美石油顧問的美國松林集團董事總經理李曉林亦對本台表示,過往的走私石油的確是令油價便宜下來,“原來可能有一些供求上的缺口,是通過一些,咱們不好說全部都是偷運吧,但是一些小的渠道就進來了,因為他有利可賺。”不過目前國際油價貴,走私無利可圖了,一切由大陸的兩大石油公司話事。李曉林說,“石油產品的定價機制還沒有到位,所以價格槓桿作用,出口油成品油賺錢。你現在國內生產成品油,每生產一頓,價格就上來了,所以他企業就沒有動力盡量滿足國內成品油的需要。
經常遊走在中美石油部門的李曉林還說,過去或會有訊息不流通的地方,但這一屆的中國政府很注意了解下情,由總理、副總理、到省長、到部長都一樣。而由9月的1號開始,北京決定至今年底,暫停汽油的出口退稅,用以控制成品油的出口。分析說,此舉是要令所有汽油和柴油先全部供應國內,保証供應再出口,為大陸石油價格雙軌制止血。
在美國能源協會的午餐會上,數據顯示:中國的能源需要由2002年開始出現瓶頸。2002年大陸的國民生產總值是1萬2990億美元,佔全球生產總值的3.68%,但中國的能源消耗確是驚人;煤、電、鋼鐵、鋁、混凝土的銷耗通通大於3.68%。
2002年大陸煤的消耗是1252萬頓,佔全球消耗的16.87%;原油消耗是248萬頓,佔全球消耗的6.91%,電力消耗是1萬6390億瓦,佔全球消耗的11.15%;鋼鐵的消耗是211萬頓,佔全球消耗的27%;鋁制品的消耗是127萬頓,佔全球消耗的16.53%;混凝土的消耗是725萬頓,佔全球消耗的45%。
專家說,大陸過去20年的經濟是以高耗能,高浪費、高環境破壞作為代價, 中國的決策部門不能再拖,繼續下去只會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