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先財近日轉到北京一所康復醫院繼續治療

0:00 / 0:00

懷疑因接受德國媒體採訪而遭襲擊至癱瘓的三峽移民維權代表付先財,近日轉到北京一所康復醫院繼續治療,健康情況有好轉。原先為付先財治療的醫院一直拒絕為他簽發轉院證明,導致他的轉院計劃受阻,而費用亦有所增加。

付先財自8月底,從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加護病室轉到普通病室後,病情日益加重,主要是痰多而導致呼吸困難,又曾經出現腹漲及發高燒。家人希望把他送往北京治療,但醫院拒絕為他們簽發轉院證明,加上運送及醫療費用昂貴,計劃一直拖延。經德國電視台駐京辦的多方聯絡協調,付先財終於上月23日轉往北京的中國康復研究中心進行康復治療。

付先財周二對本台粵語組表示,轉到北京後,由於沒有受到24小時的監控,精神壓力大減下,胃口及健康狀況都有改善。

付先財的兒子付兵表示,宜昌的醫院在沒有解釋的情況下,一直拒絕為他們簽發轉院證明,以致他們無法選擇乘坐飛機把父親轉送到北京,而要從北京僱用有醫生陪同的醫療車運送父親,除了價錢更昂貴外,所需時間也較長。

付兵說,據醫生初步的評估,父親至少需留醫半年才開始有成效。他說,現正計劃在短期內,讓父親嘗試用輪椅。

付兵表示,雖然目前的醫療費用得到有關的電視台的幫助,但他心裡仍有顧慮,擔心日後當局會以與境外媒體密切接觸為借口,向他們打擊報復。他又說,部份三峽移民代表向他透露,仍未放棄追討賠償的抗爭,正等待適當的時機再行動。

秭歸縣農民因三峽工程被徵地,但卻得不到合理賠償,付先財一直代表移民多次上訪申訴。今年6月,付先財接受德國電視台採訪後,被不明身份的暴徒襲擊致癱瘓。而秭歸縣公安局於7月底就付先財被襲擊一案,作出結論,指由於沒有發現有他人傷害的痕跡,因此,公安機關認定,付先財是自己摔傷,因而不構成刑事案件。(姬勵思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