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起诉司徒华被质疑当局选择性执法


2007.11.27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香港支联会主席司徒华半年前参与民间电台的广播后,最近被当局引用《电讯条例》起诉﹐但亦曾出席相同节目的亲建制人士就未受检控,学者和律师都质疑当局选择性执法。支联会周二发起签名运动争取言论自由。另外,有律师认为,《电讯条例》与《基本法》关于通讯自由的条文有抵触,此案的判决结果,将会成为有关通讯自由诉讼的先例。

司徒华涉嫌触犯《电讯条例》的案件,周一已在东区裁判法院提堂,司徒华否认控罪,裁判官将案件押后至下月七日,与其他相同性质的案件合并处理。事件再次引起香港社会很大的回响。

司徒华周二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政府在六个月检控期限前,才急急对他发出传票检控,很明显是为了配合中联办,打击泛民主派的政治性行动。而政府只是检控个别民间电台的嘉宾,而未有对亦曾出席相同节目的行政会议成员张炳良,以及亲北京政党民建联的立法会议员蔡素玉,提出相同的检控,令他质疑当局的公正性。他说﹕张炳良和蔡素玉,在检控期限六个月后都未有作出检控。这很明显为配合中联办,打击民主派在港岛区立法会补选的表现。

专长于刑事法的香港律师黄国桐,指政府如果认为参与民间电台节目都涉嫌违法,应该一视同仁作出检控,而非向泛民主派中人开刀。他说﹕他指政府若然检控民间电台的节目嘉宾,应该一视同仁,如果对个别民间电台的嘉宾未有作出检控,政府需要向公众解释。 他又认为政府所引用的《电讯条例》条文,与《基本法》关于通讯自由的条文有抵触,此案的判决结果,将会成为有关通讯自由诉讼的先例。

浸会大学新闻系副教授李玉莲亦质疑,民建联的立法会议员蔡素玉,以及行政会议成员张炳良,都曾经参与民间电台节目,为何律政司不作检控。他说﹕行政会议成员张炳良,都好像曾经出席民间电台的节目,为何他就不用受到检控?这反映香港政府的检控透明度有问题。

律政司发言人回覆本台提问时指,每宗个案按证据而决定会否起诉。而执法机构,未有发现张炳良,以及蔡素玉曾经参与违例广播。但司徒华反驳指,他是被人检举的情况下,才被当局起诉。既然传媒已经报导张炳良以及蔡素玉曾经参与节目,政府应该就不检控的决定作出解释。

而蔡素玉回覆本台记者查询时,指民间电台邀请她出席节目时,未知民间电台有可能进行违例广播,她在事后,才知道民间电台在未有政府牌照情况下,利用FM频段进行广播。 民间电台由泛民主派的区议员曾健成创立,曾经向政府申请广播牌照,但被政府拒绝。政府在去年十二月表明,任何人参与民间电台节目都属违法,之后陆续对民间电台的主持人,节目嘉宾以及技术人员提出检控,包括了民间电台创办人曾健成,立法会议员梁国雄,以及特首竞选大会主持林旭华。有关案件虽然都陆续提堂,但仍未审结。(李建军报导)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