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主派立法会议员郑经翰专访﹕曾荫权与民主派的关系


2005.05.27
AlbertCheng2004_Double_150.jpg

香港立法会议员郑经翰,在一九九八年在商业电台门外被凶徒斩至重伤,在郑经翰在医院治疗期间﹐曾荫权多次到院探望,两人间关系开始变得熟络,外界认为他是曾荫权的主要支持者。

郑经翰在曾荫权宣布辞去公职,公开宣布参选特首补选后,接受本台粤语组专访,谈到新特首的施政风格,以及中港关系等问题。今天的节目谈曾荫权上台,与董建华的作风不同之处。

郑经翰指出,曾荫权上台后,有两件事市民希望他会去做,但他不会做成,那是改组董建华遗留下来的问责局长,以及行政会议成员。由于他只有两年任期,作为看守政府,曾荫权办不到。

郑经翰认为曾荫权上台后,会在西九龙文娱艺术区的发展,以及泛民主派廿五名议员与北京的沟通上做功夫。曾荫权还会委任一些被排挤的民主派人士,加入政府的种谘询委员会。郑经翰说﹕“他应该做﹐但他做不到的,包括改组行政会议,以及踢走无能的局长,这点我想市民对他有所期望;但这件事,他做不到。因为大家知道这两年是剩馀任期,这两年是看守政府,释法指两年任期后等同看守政府,市民想他做的事,他做不到。他会做的事,主要向公众交待西九的问题,我想他应著手处理,在委任谘询架构时,会尽量容纳被杯葛被排挤的民主派议员。他会尽量在任期内,打开民主派与北京沟通的门路。”

郑经翰对近日香港部份传媒的传言指曾荫权上台后,会改组行政会议和内阁的讲法不表赞同。他指出,虽然曾荫权想改组行政会议,但他不会做,亦做不到。

在被问及作为看守政府,如何施政的时候,郑经翰表示,虽然在这两年中,曾荫权只是一个看守政府的领导人,但市民仍然会见到与董建华时代的区别,曾荫权政府的执政能力,以至问责程度都比较高。他说﹕市民可以期望,亦可以放心在于执政能力,效率,以及官员问责会比较认真,会看到其中的分别。

郑经翰指,曾上台后,由于他有实权,就算三司十一局中有人角逐特首,他们仍会听命于曾荫权。而曾荫权只要能够维持民望,政治上不犯错,中央政府继续维持对曾荫权的支持。由于中央政府,已经控制了选委一半议席,他预料曾荫权连任问题不大。郑经翰说﹕“我想最重要是有民望,我想他是一个很亲民的领导,同时他要留意到这是小圈子选举,不是全民直选。他这两年要做两件事,首要保持民望,不要有五十万人上街倒曾,最好无人上街。另一方面,不可得失八百名选委,但只要他有民望,政治上不犯错,中央会继续支持他,只要中央继续支持他,在八百名选委中,有四百多名是听命于中央的举手机器,这就不成问题。”

但他又在访问中,指曾荫权在官商勾结,利益输送问题上,应与董建华划清界线,不要再出现类似红湾半岛、数码港这些被指有官商勾结之嫌的事件。曾荫权要做到,做事给人感觉公正。

在下一节,郑经翰会谈到,曾荫权一旦上台后,新政府如何处理与不服气的亲北京人士和民主派的关系的看法。

在董建华宣布辞职后不久,已开始传出,部份亲北京传统左派,即所谓的“土共”,非常不满意由曾荫权继任。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蔡素玉率先在香港电台节目中,高调批评曾荫权袛是靠运气起家,并无实际本事,蔡素玉的言论令全港各界为之嘱目。

郑经翰认为,虽然中央政府只给曾荫权两年任期,令亲北京支持者,仍然对两年后选出新特首抱有希望。但他不认为在这两年内,曾荫权能与这些香港的传统左派修补关系。而香港传统亲北京阵营,在意识形态和政策,仍然会支持曾荫权,但对于曾荫权的其他政策,有可能成为双方讨价还价的角力场。

郑经翰说﹕“不会好,因为是两年任期,如果五年任期就会好。因为五年大家要接受现实,但两年任期,大家有个看法,这不代表我意见,亦不代表我的立场,左派和一般人也好,都认为中央政府不是信曾荫权十足,要释法,将任期由五年变为两年,只是试工,或过渡期人物,他们仍看零七年选举,他们心目中的行政长官一定不是曾荫权,在这两年,他会颇为艰难。”他还说﹕“自由党和传统保皇党,不会真心真意去支持他,可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这不出奇,可能在立法会投票时,或意识形态相关的问题,例如六四、廿三条等支持政府,在其他政策上反而会讨价还价。”

郑认为,曾荫权在一些日常民生相关的政策上,与民主党有共同语言。日后他领导的特区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政策,有可能反过来需要民主党保驾护航。

他说﹕“老实说,立法会有什么权,立法会有什么可以阻挠,如果政府政策得到人民支持,立法会去阻挠,只会令立法会背上黑镬。另外,除了意识形态,在政治、意识形态问题,保皇党会支持他,在民生政策方面,我想泛民主派又会支持他,泛民主派在政策上是支持者,将来会突显出来。市民可能那时会知道,真正的保皇党是民主党。除了意识形态、政治保皇党是举手机器,到了民生政策,不会支持政府,像反吸烟、最低工资、最高工时,政府就算想做好事,保皇党也不会支持。曾荫权上台后,局面会转,到时才知道,原来民主派才是真的保皇党。”

除了在较早前谈到的西九龙文娱区,以及泛民主派沟通的问题,曾荫权作为特区政府政制小组的负责人,他要提交政改方案。

郑经翰指出,将来令曾荫权和民主派起冲突是政制改革。由于《基本法》规定,任何政改方案,都必要得到立法会内三分之二议员同意,他认为将会有六名立法会泛民主派议员,为此会投向支持政府,但郑经翰拒绝透露,那些泛民主派议员,将会在政改问题上投向政府。他说﹕“倒过头来看,令民主派担心的地方在于,曾荫权提出方案增加议席,人大释法讲明功能组别和直选议席按比例增加,到时对民主派是一大考验,到时就玩SHOW HAND,一定要在立法会得到三分二通过,不计主席一票,就要四十票,而民主派有廿五票,迫民主派有六个人背叛民主派,一定有,民主派内部知道有五个,剩下一个善价而沽,人人都想做关键性的一个。”

郑经翰预料,民主派日后与曾荫权的合作。但袛限于民生问题,冲突在政治争拗。相反,曾荫权同时会与亲北京人士合作,亦在于政治问题;但民生问题上,双方又会有出现磨擦。但曾荫权会放弃董建华时代与民主派对著干的态度,而热门的政务司司长人选许仕仁,与民主派亦有沟通。他说﹕一定在政治争拗,在民生政策争拗上,与阿董年代的对著干态度改善很多,至少不会杯葛民主派。就算他的第二把手许仕仁,与民主派过去关系,不管是好是不好,但至少是有沟通。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