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選民踴躍參加大選投票
2005.01.31
星期日﹐伊拉克舉行了全國性大選,也是半個世紀以來,伊拉克首次民主選舉。全國五千多個投票站在北京時間周日中午起,開放給一千四百多萬合資格選民投票,選出過渡國民議會二百七十五個議席,以及十八個省的地方議會。

在巴什拉投票站外等候投票的伊拉克婦女(AFP PHOTO/POOL/TOBY MELVILLE)
其中過渡國民議會將推選過渡政府,以及制訂永久憲法,投票在北京時間周日晚十時結束,預計十日後有正式結果。
一般預料,由什葉派最高領袖西斯塔尼領導的聯盟,可以取得議會內大多數議席。
臨時政府總理阿拉維投票後,形容這是歷史性時刻,是伊拉克人首次可以自決前途。而臨時政府總統亞瓦爾到巴格達的票站投票後表示,這次的選舉是伊拉克步向自由世界踏出了一大步。
由於武裝份子揚言破壞選舉,投票站保安極之嚴密,當局動員近三十萬美伊軍警戒備,選民入票站前都要經過搜身檢查。

在投票站外排隊等待投票的伊拉克選民(AFP PHOTO/WPA/POOL/Andrew Parsons)
在選舉期間,伊拉克武裝份子繼續發動連串襲擊,根據伊拉克官方統計,選舉日(30日)前後共發生九宗恐怖襲擊,造成36人死亡,包括9名自殺式襲擊的爆炸者。武裝組織領袖扎卡維已經承認發動部分襲擊事件。
這次的全國選舉,各地投票情況差異很大,北方庫爾德人地區和南方什葉派地區,投票情況較為踴躍。相反,由於遜尼派杯葛選舉,在前總統薩達姆家鄉提克里特以及遜尼派聚居的城鎮,投票的人寥寥可數。選舉委員會原本預測,有七成二選民投票,後來又調低至六成,估計有八百萬名選民投票。
有評論認為,這次投票率的高低,特別是遜尼派的投票率,對大選的合法性具有重大影響。如果大選選出的275人國民大會在草擬新憲法時,能確保遜尼派發揮重大作用,可能會贏得遜尼派的信任。否則,恐怖份子及教派衝突將是伊拉克民主過程的一大隱憂。
©
2005 Radio Free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