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观点)
这次香港75万人上街游行和5万人在立法局外集会反对基本法23条,我认为其象征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中共所谓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彻底失败。当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不仅是为了稳定香港局势,也是为了争取台湾民心,为解决两岸关系埋下伏笔。但此次香港大游行后,我有一次在台北坐计程车,司机说他是外省子弟和统派,但今天看到港人的愤怒与悲哀,他的立场已经有所动摇。江泽民为了打击法轮功,强迫董建华政府推行23条,已经从根本上破坏了邓小平的意图。
第二是不可低估中共统治下人民争取民主、捍卫自由的民意。长期以来,外界认为香港人只关系商业利益,但外界忽略了香港回归以后港人直接感受到中共统治对他们的心理影响。此次港人民怨沸腾,令全世界震惊,也令全世界思考一个问题,即:中共统治下的人民是否真的会永远沉默吗?今天香港人展现捍卫自由的决心,在某种程度上也应该是中国大陆民意的缩影。香港人的行动使我对中国大陆的民主化前景增添了更多的信心。
第三是经济繁荣只有建立在民主自由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香港人对中央政府和董建华的愤怒主要来自于对香港经济低迷的不满。基本法23条立法毫无迫切性可言,但中共强力推行已经破坏了香港的政治稳定,而政治稳定是外资衡量在港投资的一项因素。此次大游行的主力并不是民主派而是中产阶级,香港总商会对押后草案二读表示欢迎,美国商会也公开表态,认为押后立法对投资信心反而有帮助。这一切都表明港人已经认识到民主、自由、法制对经济繁荣的重要意义。这点对海峡两岸人民都是值得思考的启发。
香港今日政局之发展,已经不仅牵涉到香港的前途,也牵涉到中国大陆的政治前途与两岸关系。观察香港政局,董建华实际上已无足轻重,更值得观察的是中央政府及胡锦涛接下来的因应之计。外界原本对胡锦涛的"7.1"讲话有所期待,但等来的却是失望。胡锦涛现在重提"三个代表",却回避政治改革,使外界一致认为胡的权利正受到江泽民的牵制。这个判断虽然符合事实,但并不能成为对中国政局悲观的理由。中共两个核心的存在使权力斗争成为平衡的杠杆,胡锦涛除了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以外,无以与江泽民分庭抗礼。
现在在萨斯风暴之后,香港政局就是胡锦涛的又一次机会。胡锦涛如果真的有意在中国推动政治变革,就应当抓住75万港人上街造成强大民意基础的机会,以顺应民意为理由,迫使董建华下台,无限期推迟基本法23条立法,提前普选特首和立法会议员,让香港成为中国大陆民主改革的窗口和试验田。以香港原有的法制基础和这次抗争展现出的港人的公民素质,借香港问题引发出新一轮政治改革的动作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说政治风险最小,成功可能性最大。
目前胡温体制是否会抓住这个机会还不得而知。但从中央政府支持推迟立法,以及抛弃董建华而直接与香港商界领袖沟通等动作,可以看出胡锦涛对港政策与江泽民政权的区别。我愿意借此机会向胡锦涛发出呼吁,希望他可以顺应香港民心,从香港政治改革入手,带动大陆新一轮政治改革。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