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要求对"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作出法律解释的呼吁信》有感

(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观点)

2月1日 ,刘晓波、王怡等一百零二位专家学者、新闻工作者及各界人士发表了一份《要求对"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作出法律解释的呼吁信》,以因言获罪的杜导斌案件为例,指出中国现行《刑法》第105条第二款(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事实上侵犯了现行《宪法》第三十五条所确认的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而且在司法实践中,“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模糊性和被滥用业已造成严重后果。该信呼吁湖北省有关司法部门,尽快无罪释放杜导斌,同时公开宣示要通过杜导斌案为突破口,争取最高人民法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能对《刑法》第105条第二款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法律条文作出法律解释。

其实,中国《宪法》等于是抽象肯定了公民言论自由权利,可以说是好话说尽,而《刑法》等一些法律法规乃至政策规定,又十分具体的剥夺了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犹如是把坏事做绝。现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呼吁信抓住了中共自相矛盾的要穴,俨然是找到了一根撬动中共政治基石的杠杆,其意义无论怎么估计也不会过高。

这份呼吁信公布以后,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尤其在中文互联网上签名的人十分踊跃,相信在3月1日签名截止日还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纽约时报》等海内外各类媒体都作了广泛的报道,可以讲,全世界都在关注整个事态的发展。中国当局日前已经宣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会议将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召开,届时如何面对《要求对"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作出法律解释的呼吁信》以及类似的民间诉求,不但是"两会"能否开成功的考验,更是所谓"胡温新政"的一块试金石。

中国人权状况近些年来徘徊不前甚至有所倒退,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政府当局,只是把人权当作牌来打,大玩"捉放曹"的"人质"游戏。评论界早就指出,中国放几个著名的思想犯、政治犯、良性犯并不会改善人权,因为只要它的政治制度不作根本的改革,不但这些被释放的人会重新入狱,而且还会有更多的其他人遭难。虽然,对于改革中共的政治体制,海内外、(中共)党内外有相当程度的共识,赵紫阳主政期间曾经一度提出废除中共党内主管司法的所谓"政法委员会",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也许中国的政治改革在现阶段尚无法让"司法独立"一蹴而就,但是要求对"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作出具体法律解释,比较单独的立法或者废除《宪法》中的四项基本原则等大动作,似乎展现出相当的可操作性。这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参政水准有了相当程度的提升。

现任当政者如能把握良机,杜导斌案件就可能收到与孙志刚案件异曲同工之妙的功效,从"不锈钢老鼠---刘狄"案件的大家呼吁放人,到杜导斌案件各界呼吁有可能导致对"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作出全新的法律解释……果真如此,中国的政治改革有可能会出现新的局面。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张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