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亚洲电台所有的评论只代表评论员们个人的立场。)你们好,我是王丹。近日,在北京知识分子圈中,一篇题为《风雨苍黄五十年》的文章广为流传,作者李慎之是原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知识分子出身的中共高级干部。在这篇纪念建国五十周年的文章中,他以国内罕见的大胆与尖锐对当政者提出批评并呼吁民主,表现了可贵的勇气。在文章中,李慎之直斥毛泽东统治的时代为"腥风血雨的历史",称邓小平镇压"六四"是"无可饶恕的罪过",指出现在江泽民时代"历史剩下的只有谎言",希望中国"和平演变",呼吁开放党禁、报禁。这篇文章据说引起江泽民的震怒,责令有关部门找李慎之谈话,但在知识分子中却广获好评。李慎之在文章最后说:"在这月黑风高已有凉意的秋夜里,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守着孤灯,写下自己一生的欢乐与痛苦,希望与失望……"对国家前途发自内心的忧心溢于言表。难怪有读者在网上投书,说其祖父读了这篇文章后哭了。国内著名异议知识分子许良英先生读后表示"引起强烈共鸣",认为这篇文章"表达了知识分子的心声"。近日香港传媒报道,李慎之最近又致信江泽民,要求重新评价"六四",抚恤死难者家属,进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李慎之公开表达不同政见反映出大陆知识分子思想变化的新动态。李慎之在"六四"时支持民运而被解职,而后长期沉默。一九九八年大陆思想界重新讨论自由主义,李成为积极推动者,并逐渐成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近两年来,在中共舆论控制的高压下,言论反趋于大胆,因而享有很高声望。李慎之身兼党内开明派和民间知识分子双重角色,因而他的言论与表现都值得关注,它至少表明一点,即党内开明派和民间知识分子对当权者已越来越感失望,对体制内变革的乐观态度越来越削弱,对过去以自我约束为原则的与当局互动的模式开始反省,并逐渐使自己的不同政见立场明朗化。以李慎之的影响,他的此番言论必将引起震动,相信会有其他的知识分子跟进。果真如此,则在近二十年历史中,将首次出现政治高压期知识分子思想言论反倒趋于活跃的局面。这一方面表明当局的思想控制已经失去效力,社会分化已不可 阻挡;另一方面也说明知识分子阶层开始意识到独立地发出集体的声音的重要性,意识到从民间的立场出发,平等地面向当局发言的必要。在风雨到来的前夕,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代表着社会的良心,在这方面,李慎之在晚年作出了典范。他已经彻底与极权主义决裂,并将因此而刻入历史。(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王丹所作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