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亚洲电台所有的评论只代表评论员们个人的立场。) 我们知道,既然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混乱和反战情绪,使共产主义乘隙而入,在东西方中介区域的俄国得手。那么,不久,德国的战败与奥匈帝国战后解体,是否给共产主义在欧洲中部又带来了机会呢? 的确,当时的德国与匈牙利都曾经遭遇过共产主义的挑战,那是欧洲的中心第一次面临共产主义实际降临的危机。 让我们首先来看看德国 -- 这个马克思家乡当时的情况。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1918年11月爆发革命,霍亨索伦王朝被推翻,军国主义受挫,社会民主主义崛起,这使社会民主党成为执政党。该党过去曾与马克思恩格斯有一定渊源,但由于反对暴力革命,主张议会竞争,因而逐渐与马克思主义越离越远。过去马克思曾专门撰写《哥达纲领批判》以划清界限。马恩的朋友、曾是社会民主党领袖卡尔.李卜克内西说:“德国社会民主党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是拉萨尔主义者,他们是社会民主党人。”另一人则清楚说明,德国社会民主党不赞成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观点。 在社会民主党内的这种情势下,1918年12月,在德国柏林,左翼的罗莎.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西从社会民主党分裂出来,公开发表了他们所组织的斯巴达克思团的纲领。几天之后,又与其他小组合并为斯巴达克思同盟,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德国共产党。 面对这种情况,比卢森堡更加激进的李卜克内西,由于象列宁一样反对宪政会议的观念,反对通过选举进行政党竞争,反对合法的议会斗争,他领导的斯巴达克思分子1919年1月初在柏林发动武装暴动,但此举很快就被社会民主党政府命令军队敉平。作为暴动的两位领袖,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也被逮捕,并于1919年1月15日被处死刑。 类似的暴动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发生。1919年4月13日,德国共党的一位领袖欧根.列维恩(Eugen Levine)自封为慕尼黑公社的议会领袖,该公社又称为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它企图将银行国有化并组建红军。结果,4月30日公社被社会民主党政府的军队荡平,列维恩于5月13日被捕并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德国的国民会议是在1919年2月召开的。1919年7月,通过了德国历史上最具有民主宪政色彩的《魏玛宪法》,它标志着魏玛共和国成立,也标志这共产主义在德国武装暴动的失败。由此,德国人幸运地逃过了历史性的一劫。(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陈奎德作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