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香港高价抢购圆明园古董

(自由亚洲电台所有的评论只代表评论员们个人的立场。) 老牌英资的佳士得和苏富比在香港拍卖由台湾人收藏的当年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去的中国古董,北京在阻止没有成功後用高价买回,趁机煽动民族主义情绪,香港的一些政客和媒体也跟著摇旗呐喊。 拍卖分两次进行。四月三十日由佳士得拍卖原来摆放在圆明园西洋楼前大水法(计时器)的十二生肖青铜像中的猴头及牛头;第二次在五月二日进行,由苏富比拍卖青铜像中的虎头,外加乾隆年间的青花缠枝花卉六角套瓶。 最初北京的国家文物局发表声明进行警告,但不但没有吓住拍卖行,反而给外界猜测北京会买回这些宝物给自己下台阶。特别是在军方的保利集团第一次投得之後,北京的有关方面情绪亢奋,保利和北京的文物单位都表示了“志在必得”。在两次拍卖中,最後的竞争对手据称都是来自台湾用电话竞投的买家,难免有哄抬价格之嫌。猴头开价两百万港元,以七百四十万成交,加拍卖行的酬金总共是八百一十八万五千元。牛头开价二百万元,成交价七百万元,也加酬金。原先估计的成交价是三百八十万到四百五十万元之间,但因为北京“志在必得”的态度抬高了成交价。买主都是保利集团。第二次拍卖,套瓶开价三百万,以一千九百万投得,买主是北京文物局。虎头开价三百万,以一千四百万投得,买家也是保利集团。由於第一次投得以後他们认为“值得”,使第二次的成交价是第一次的一倍。 据报导,第一天的抢购行动是由保利集团的总经理、邓小平女婿贺平拍板。他认为这两个英资拍卖行的做法有政治目的,企图挑拨中央同香港的矛盾,是第二次八国联军的耻辱等等。他下了个“不惜代价”买回的指示。这宗行动也得到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支持,他的指示是“不设底线,不惜一切买回国宝”,所以北京後来的表现更加“豪气干云”了。问题是这些底线是国家机密,在竞投前怎麽可以传出来,其中会不会有串通舞弊的行为? 以往香港房地产被炒高的一个原因就是中资的介入,他们的买卖是用国家的钱,但佣金则是进入个人的口袋里,所以不惜哄抬价格来增加以一定分成来计算的佣金数字。国家的损失不要紧,最主要是个人的收入要多多益善。这次圆明园古董的拍卖,在“爱国”的旗号下,只算政治帐,不算经济帐,更有理由以天价成交了。 对这次交易,香港舆论也有其他方面的批评。 北京这次对文物的关心有些使人感到意外,因为在他们手里,不知毁坏了多少国宝,特别是在文革期间,反而是流到海外的宝物受到比较好的保护,作为世界文化的珍品在大博物馆里供人观赏。 就算抛开中共对文物的破坏。这些年来古代文物走私出境的也不知有多少,他们有官员做後台,有的就是像贺平一样的高干子弟。正是国宝走私猖獗,所以盗墓者众,有“要先富,去盗墓”的顺口溜。中共对这些视若无睹,这时却拿出大量外汇抢购文物古董,才是被人愚弄的耻辱。 而在竞投结束後买家方面拖延付款,以及竞投人後来改变口气,从认为买得值得转为指责台湾文物商人缺乏民族大义而哄抬价格,更使人联想到是否北京高层又有不同的看法? 而中国主要的国宝是在台湾的故宫博物院里,是当年从大陆搬到台北的,避免了一场浩劫。当北京有些当权者和御用专家在扬言要打烂台湾的时候,可知道把这些国宝打烂後多少钱都买不回来了。请问这是爱国的行为吗?(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林保华所作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