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评论》 - 54. 镇压反对党能求稳定吗?

(自由亚洲电台所有的评论只代表评论员们个人的观点。) 结社自由包括组党自由。有的国家在结社法之外另有政党法,多数国家有关结社自由的法律规定都适用于组党自由。 政党在社团中具有特殊性,它是公民们有组织地行使问政、议政、参政的利权,提出自己的政治纲领,力求影响政府的政策,以至执掌政府的权力。政党最活跃的舞台是选举。在选举中,不同的政党为了接受人民的挑选而进行激烈的竞选。 政党政治的原则是多党竞争。政权归于在选举中的获胜者,多党轮替执政,或由几个政党联合执政。在多党竞争中,两党占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势均力敌,往往由两党轮替执政。多党竞争,一党独大,连续执政,如日本的自由民主党、瑞典的社会民主党,也是民主的。因为它是选举中稳定的获胜者。美国在1932-1952年由民主党长期执政,以後又进入两党轮替的时期。所以,一党独大不过是两党轮替或多党轮替的一种特殊情形。不论哪一种情形,都是多党平等竞争的结果。在多党竞争中上台的执政党制定政策、组织政府,其他的政党就成为反对党。民主政治的反对党不是造反党,反对党和执政党的关系是既合作又反对。反对党的责任在于挑剔政策、监督政府。没有反对党,执政党就会成为独裁党。同时,反对党在反对现状时提出不同政见,也是为政党轮替作好准备。由多党竞争引出轮替执政、公开反对,这种制度赋予社会活力。一旦执政党的政策出现失误或偏差,总会有人反对,而且定期轮替,不会一错就是几十年。 在中国,政党和民主制度是脱节的。国民党执政时,实行一党专权。共产党起而反对,但它不是反对党,而是造反党。共产党是作为武装集团以暴力夺取政权的,不懂得政党政治的规则;执政以後,同样也实行一党专权,而且不允许国民党成为合法的反对党。由于不实行多党竞争,所以形成了一幅有政党而没有政党政治的漫画。 幸而国民党在台湾放弃了一党专权,转到多党竞争;在多党竞争中实现了政党轮替,民进党由反对党而成为执政党。中国人看到了政党政治和民主制度的必然联系。 中国大陆目前的一党(共产党)和多党(“民主党派”),都不符合现代政党的定义。人民中有人组织现代的反对党――中国民主党,却遭到镇压。中国政府和共产党认为,镇压的必要性在于维护稳定。为什么反对党的出现会影响稳定?在民主国家,执政党和反对党每天都在争吵,社会并没有不稳定。相反,政党政治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杠杆。社会上不同利益集团的摩擦和争斗,通过作为代表的不同政党进行调整和妥协,矛盾就得以化解。反对党的出现之所以被认为影响稳定,是因为共产党的一党专权不允许存在反对党。法院给民主党人士编派的罪名是“颠覆国家政权”,实际上共产党担心的是颠覆一党专权。而一党专权才是社会不稳定的真正原因。由于一党专权的权力缺乏制约,发生了腐败;腐败导致社会不公,人民产生了怨愤;共产党回应人民的呼声是镇压;镇压人民的权力更无法制约;更无法制约的权力就更腐败;……这就是制造不稳定的恶性循环。在哪一环上可以突破这个恶性的循环?只有使权力受到制约。开放党禁,实行多党竞争,执政党和反对党良性互动,这是民主制度制约权力的常规。按照中国的实情,在多党竞争中,共产党一党独大,还是可以继续执政,但不用担心不稳定了。如果共产党不允许出现理性的反对党,逼得人民进行非理性的反抗,那末非但没有稳定可言,只好等着被人民推翻拉倒。(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郭罗基作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