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亚洲电台所有的评论只代表评论员们个人的观点。)上个星期,收到电子日报《大参考》编辑李洪宽一个电子邮件,大力推荐《新闻要素:新闻工作者须知和受众的期待(The Elements of Journalism: What Newspeople Should Know and the Public Should Expect )》,这是皇冠出版社(Crown Pub.)2001年4月3日刚刚出版的新书,全书有九个章节,205页,作者是两位美国著名的新闻批评家彼尔・柯维奇(Bill Kovach)和汤姆・罗森斯迪尔(Tom Rosenstiel)。该书的缘起是1997年7月,美国最有影响的25位记者集聚在一起,讨论在“水门事件”和“白水事件”这些年中,美国新闻业的发展变化,他们得出的共识是: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已经不如从前,他们深知在美国广告公司和新技术给新闻媒体带来的巨大压力;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新闻的消费者?D-?D读者、听众和观众大量的流失。据有关调查统计,只有百分之47的美国人读报;有人把《时代》周刊、《新闻周刊》与(通俗的)《人民》杂志作一个比较,1997年两者相重复的封面新闻比20年前的1977年高出了7倍。公众对媒体失去信任的原因有许多:在电视节目中有的广告做的和新闻报道一样,有的节目内容完全是传播低级趣味的流言蜚语,有的把新闻发布会当成新闻来报道,还有把记录戏剧片(电视电影?D-?D把小说和事实揉杂在一起)让观众信以为“真”,报章杂志对名人的报道代替了新闻,新闻业务的预算被压缩、在编辑的压力之下记者在报道中被迫掺杂了自己的“倾向性意见”,在电台节目中,有名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讲的都是耸人听闻的事情,把听众从事实带入幻想……,诸如此类,事实和小说、新闻和娱乐、报道和幽默混杂在一起,无疑对传统媒体是一种嘲弄。其实,有些结论是在此之前大家就已经耳熟能详的,新闻是复杂的商业过程:记者和新闻高级管理的奖金是和公司的利润有关的,然而他们真正的服务对象是受众而非其雇主?D-?D媒体公司的老板;记者多数是自学成才,在新闻本质、新闻责任和原则受过系统训练的新闻学院的毕业生,通常都倍受冷落;记者为了如实报道要努力争取时间和版面;记者使命不是主持公道而是需要客观地揭示真相,……25个美国著名记者组成了一个“关注记者协会”,他们努力探究美国媒体怎幺会陷入今天这样的“危机”之中,他们用三年的时间对受众和媒体从业者做了几十种调查,其中有3000人参加的21次公共论坛,并且和记者编辑进行了100多次详尽的采访,加上对相关新闻媒体的社论内容、遣词用字、新闻历史等许多方面的研究。这本书就体现了这一研究的成果。新闻成为娱乐!是这个由著名记者组成的委员会发现的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任何一个看晚间电视新闻人都会强烈地感觉到这个趋势。难怪美国如今的新闻这幺“好看”,原来是其中的娱乐成分已经远远超出了新闻本身的内容,这是一种精神内容被表现形式取代的异化。对此,该书作者发出警告:如果我们不能重整和保持新闻自由的理论,新闻记者就要承受眼看自己职业消失的危险。他们强调:如果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纠正,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就有可能成为美国人的一种商业权利,而不是美国公民应该享有的政治权利。毫无疑问,作者的目的是让记者和受众详尽的探讨新闻(本质)究竟是什幺?它揭示了新闻的真谛是客观、真实,它把新闻的原则和责任清楚的告诉新闻制作人和受众。曾经担任柏克利加大新闻学院院长、现任哥仑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汤姆・高斯汀(Tom Goldstein)指出,在众多的新闻著作中,这本书最佳的描述了当代新闻的缺陷、微妙性及其可能性,它就和《写作指南》一样,是记者和新闻专业的学生必备的工具书。北京有的是惯于扣帽子的新闻家,如果用他们的逻辑来推理,这本书显然是竭尽“妖魔化”美国的新闻媒体之能事,如果江泽民当上美国总统、如果美国也有一个“中央宣传部”、也有庞大的思想警察队伍,这两位作者恐怕只有蹲监狱的份了……但是,在一个以新闻自由为日常生活方式、并能用新闻自由为武器可以把最高当权者?D-?D总统赶下台的国家里,江泽民和中共的专制集权只能被视为新闻自由的大敌!在世界新闻自由日(5月3日),我读着《新闻要素》,领略到美国新闻工作者深刻的自我反省能力,并对美国新闻自由将“更上一层楼”报有信心,尤其是当美国媒体普遍把读者和观众人数当作追求目标的时候,在新闻自由的敌人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地“妖魔化”它的时候,这本书象“及时雨”提醒着大家新闻自由的重要性?D-?D新闻是一个服务公众的高尚行业,新闻从业者对受众的责任感应该远远高于市场的需求;而对于尚在追求新闻自由的中国同行,尤其是对那些把新闻娱乐化视为时髦的人,这本书足可以帮助他们少走弯路。(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张伟国作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