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一”事件:冲击全球经济,改变战略格局

(自由亚洲电台的评论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观点。) 九月十一日,恐怖分子袭击美国,在纽约和华盛顿两市,造成严重的破坏和伤亡。恐怖袭击以美国的经济中心(世界贸易大厦)、军事中心(五角大楼)、和政治中心(白宫或“空军一号”)为目标,直接而猛烈地撞击了美国的心脏地带。单就经济上而言,这一事件的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深远影响,不可估量。直接经济损失包括: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四栋大厦坍塌,曼哈顿下城的建筑大面积受损,连同当地的经济停顿,纽约市综合经济损失达200亿美元;华盛顿五角大楼被撞,经济损失在3至5亿美元之间。在劫机、空中管制、重新开放领空的过程中,美国航空业在一个星期之内,每天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亿美元。其中,一家大型航空公司已经倒闭,另几家大型航空公司正大量裁员。预计美国各大航空公司的亏损,今年将高达120亿美元。连带影响的旅游业、酒店业、保险业、银行业、证券业,等等,均出现大幅滑落。一些银行与保险公司面临破产,单单美国的资本市场,损失就超过1000亿美元。在经历连续四天、即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长的停盘之后,纽约华尔街股市于9月17日重新开盘,尽管联邦储备局紧急降低利息0.5%,加上金融大亨以“爱国精神”护盘,但股市仍然一路狂跌,到收市时,道琼工业指数跌684.81点,跌幅7.13%,跌穿九千点大关,并创下历来最大的单日点数跌幅;Nasdaq指数跌115.82点,跌幅6.83%,创下自1998年10月以来的最低点。 鉴于美国经济正经历低迷的周期,恐怖袭击事件无疑给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国民经济年产值高达8万亿美元以上的美国,一直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对全球经济而言,美国经济的任何震荡,都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所谓“城门失火,殃及鱼池”。据估计,“九一一”惨剧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失将高达1万亿美元。以中国和香港为例:9月17日,上海深圳两地股市再创“黑色星期一”,上海综合指数跌33.77点,跌破1800点大关,B股指数跌10.21点;深圳成份指数跌94.91点,B股跌116.25点。同日,香港方面,恒生指数直落336点。而“九一一”事件发生以来,香港房地产生意滑落50%。中小企业订单减少了10%至20%。香港失业率正高攀到4.9%,“九一一事件对香港经济的迎头痛击可谓沉重之至。一些人认为,“九一一”事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原因是:中国经济自成一体;证明是:今年,全球经济不景气,但中国依靠扩大内需,依然保持了7%以上的经济增长。但是,如果把中国经济放到不断变化的世界大格局中来审视,这种论调就很难站住脚。首先,在世界经济普遍衰退的情况下,看上去,中国经济似乎表现不错。然而,这只是相对而言,事实上,自九二年以来,中国经济就一直在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物价下滑、通货滞涨、增长减速的“沼泽地带”徘徊。至今没有找到真正的突破口。其次,在“九一一”事件发生一周后,世界贸易组织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最后文件已经获得通过,尽管中国入世还需经由11月份卡塔尔的贸易部长会议通过,但实际上,中国已经获准加入世贸组织。为此,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接轨,完全达成,必将与全球经济共荣共损。另外,“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正全方位调集海陆空大军,预备对宾拉登恐怖集团和庇护这一恐怖集团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实施致命打击。这一箭在弦上的军事行动,不仅将有力摧毁中东恐怖分子的大本营,也将极大地改变世界战略格局。北京当局与中东恐怖集团或恐怖国家一直有着说不清的暧昧关系:向后者出售武器,尤其国际条约所禁止的核子武器或高科技武器;向后者提供技术或经济合作;向后者提供或交换情报。等等。中国电信华威科技公司甚至与塔利班签订合同,为宾拉登居住的地区提供有限度的电话服务。最为巧合和严重的是,就在恐怖分子袭击美国的“九一一”当日,北京当局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签订了“经济与技术合作备忘录”。因此,美国军事打击阿富汗,将使北京当局与阿富汗及其周边国家的大宗交易难以为继。同时,鉴于阿富汗与中国西部有边界相接,如果美国通过军事行动,在阿富汗最终扶持起亲美的新政权,也将使北京当局腹背受敌。如果阿富汗回教恐怖分子被迫逃往中国,则可能与新疆独立运动结盟,同样对北京不利。如果中国西部边陲的动荡加剧,所谓“西部大开发”计划,则极可能搁浅。“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受到全世界的同情和慰问,其军事行动也得到空前广泛的支持,阿富汗周边国家,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国,都表示愿意提供全面或部分的支持:借用领空或同意驻军。连美国宿敌伊朗,都含蓄地向美国示好。所有这些,都表明,北京在中亚和南亚地区苦心经营的战略联盟正面临全线瓦解。此外,美国遭受袭击,亟需重建,西方其他各国也都纷纷强化自身保护,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对外投资的趋势势必减缓,中国获取外资的来源将缩小,中国的经济建设将被拖慢。由此看来,北京当局暗中支持中东恐怖集团或恐怖国家,或与之保持暧昧关系的做法,实属目光短浅,得不偿失。(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陈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