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冰川与沙尘暴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的评论不一定代表本台的观点)3月19日到20日,横扫中国大陆18个省市区的沙尘暴,是最近十年来强度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沙尘暴。甘肃酒泉的鼎新和金昌市特别严重。金昌市的大风像山洪暴发一样,在市区呼啸而过,风力达到9级,瞬间风速达到每秒22米。而在鼎新等地,能见度甚至为零,伸手不见五指。关于风力和能见度的这两项指标,都说明这次沙尘暴已经在部分地区演变为其顶级阶段--"黑风暴"。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韩玉玺认为,沙尘暴愈演愈烈的事实说明,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正在加剧恶化。他指出,在甘肃,要防沙治沙,就必须治理河西走廊的沙漠化,因为河西走廊是沙尘暴的一个重要源头。而要治理河西走廊的沙漠化,就必须保护祁连山冰川,因为正是祁连山冰川缩减,才使得河西走廊成为沙尘暴的一个重要源头。--很久没听到这种头脑清醒的话了。韩玉玺先生的话,其精义就在于他认识到沙尘暴不是一个局部问题而是一个牵扯面很广的生态问题、系统问题。因此,治理沙尘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他指出了祁连山冰川退缩的严重形势,认为祁连山冰川岌岌可危,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对于祁连山冰川加速消融,其实气象学家早就提出了多次严重警告。1991年完成的一次西北地区生态调查指出:由于气温急速升高,导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其速度为冰川储量每二十年减少1/5。西北冰川总面积为3万零9百平方公里,储量为3万亿立方米,平均年融水量约为250亿立方米,是西北地区内陆河流的径流主要补给源。当冰川亏损到一定程度之后,河流水量将会急剧减少,引起一系列生态灾难。这个警讯发出五年之后,1996年媒体报导:由于气温不断变暖,西北祁连山上的千古冰川过度融化,雪线每年退缩3至3米以上。祁连山冰山遍布,被称为高山天然水库,是56条内陆河流的发源地。冰川退缩,储水量减少,内陆河水量必然随之减少,国土荒漠化必然加剧。沙尘暴当然也只能是越刮越厉害。这也就是说,沙尘暴不仅跟荒漠化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也跟气温急速升高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气温升高又跟温室气体排放量过高有直接关系。这样说来,控制沙尘暴,也必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维护好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总而言之,治理沙尘暴,不是一件用短期行为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外科手术。可以预言,只要森林覆盖率不能稳步提高,只要温室气体排放量不能大幅消减,想扭转沙尘暴愈演愈烈的趋势是万无可能。据中国气象学家预测,如果气温上升2摄氏度并持续十到二十年,中国将有40~50%的永冻土消融。这意味著作为万河之源的西部高原冰雪大量融化,许多以冰川为水源的河流将面临枯竭。首当其冲的是塔里木河等西北内陆河。对于已经严重荒漠化的西北地区,这不啻是最后一击。绿洲将全部消失,大西北将变为寸草不生的弃地。至于沙尘暴,则将升级为黑风暴,每到春天,大半个中国都将笼罩在滚滚黄尘之中。中国真是不幸,森林水库大体上毁掉了,自然水库(湖泊)和人工水库淤掉一半了,气候灾变又开始毁灭固态水库--冰川。失去了森林、草原、湖泊、河流与冰川的保护,面对沙尘暴年复一年的袭击,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忍受。(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