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后家长应该对孩子说什么

(特约评论员的评论不一定代表本台的观点)每年7月的7、8、9都要牵动多少家庭,多少父母,多少孩子的心。考场里紧张应考的学子,考场外翘首盼望的父母,甚至连家中行动不便的祖父母,都被紧张和焦虑紧紧抓住,因为这牵涉到一个孩子的命运,一个家庭的荣辱,所有亲人的期待。作为一个当年的过来人,现在的旁观者,我想问:家长们,高考过后,你打算对你的孩子说什么?也许你这么多年以来,一直都在忙于如何提高孩子在班里的排名,都在寻找课外辅导教材,都在研究中国大学的排名等次,都在忙着托人,找关系,以备在只差几分的情况下,可以有个送钱送礼开后门的渠道。你战战惊惊地熬过了"一模"、"二模"、"三模",你忧愁、你窃喜、你欢乐、你焦虑。你全部的生命和感情都和孩子联系到了一起。可今天我要提醒你:别忘了你做家长的身份。在现在成绩尚未公布,前途还没把握,忧愁且无定着的时候,你应该把一切世俗的功利考虑都弃置一边,把你的孩子带到公园的僻静处,跟他/她作一次长谈。你要谈的第一件事是,告诉他你不在乎他考上考不上大学。你在乎的是他今后会做什么样的人。你不需要是个大学教授,才能对你的孩子做这样的"思想教育"。你只需要用你朴素的语言告诉你的孩子,你希望他做个遵守起码道德准则的好人,而且你要告诉他,做这样的好人很难。多年来,中国的大学教育培养了很多高学历低人品的所谓人材,你要告诉你的孩子,你不希望若干年后,捧着一个甚至几个学历证书进家的,是个精神株儒,是个油滑世故,虚伪撒谎,毫无原则和道德感的小人。你要谈的第二件事是,告诉你的孩子,(如果他也幸运地考上的话),这才是寻求学问的真正开始。不负责任的家长会简单笼统的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 。严肃负责的家长会告诉孩子:要"好好提问"。你的孩子从6岁到现在都是被填鸭式的教育所充满的"小书箱"。现在正是你提醒他要独立思考,不能轻信教科书的所谓知识的时候。你要谈的第三件事是关于性。用西方的标准来说,在孩子17,18岁的时候谈性或许已嫌稍晚,在中国可能还正是时候。不过你可能觉得难以启齿,因为中国的文化环境从来都不鼓励在家里进行性教育。我要告诉母亲们,现在是你们站出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的时候。你应该着重告诉你的女儿,在一个世风日下,淫气泛滥的社会里,如何善待自己,保护好自己的的感情不受欺骗、身体不受侵犯。你可以用很多的例子、细节,你也可以用不同的语气,但归纳上述三点,就是让你的孩子如何做一个有原则,有道德感,能独立思考的,并且会在污浊世风中保护自己的人。(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高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