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代的智库 -- 评胡鞍钢等的《最严重的警告》一文

(特约评论员的评论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观点) 智库(think tank)一词在当代非常流行,广泛地指从事对公共政策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各种类型的研究机构。它通过调查研究出版、组织讨论会等,对政府、立法机构、企业等提出政策论证、批准建议,帮助有关单位改进工作,解决问题。

中国过去不大用智库一词,实际上,很多政府的研究机构属于智库的性质。但是,由于政府严控舆论,研究人员又是政府雇员,调研工作往往由上面定调, 缺乏独立思考和客观性,研究成果往往流于为当局辩护或粉饰,失去智库应有的作用。

近来情况有所变化,在中共当局为十六大造势,要求宣传大好形势,有不少研究单位却提出在表面繁荣下有出现危机的可能性。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该所出版的多种研究报告,比较客观实际,颇有价值。最近,该所胡鞍钢、王绍光、丁元竹合写的《最严重的警告:经济繁荣背后的不稳定》。其基本观点虽然民间多次论述,今天出之于官方的研究单位并出刊官方的杂志上,说明新一代的智库逐渐摆脱官方辩护士的角色,虽然还不能完全客观,畅所欲言,这篇报告引起人们重视和讨论不是偶然的。

该文以"最严重的警告"为题,引人注目,他们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繁荣并不必然或自动导致社会稳定,严重的社会危机往往发生在社会繁荣期。不公平、不公正的增长会突然因社会危机而使经济停滞、衰退,甚至崩溃。当前,中国再次进入社会不稳定时期。中国社会的不稳定突出表现是:日益严重的腐败,大规模的下岗失业,农民收入下降、负担加重,贫富差距扩大两极分化,社会治安恶化,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可称世界之最。

他们还认为,现在中国的社会已变成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似的准等级社会,"贫者愈贫,富者愈富"。下岗失业工人、农村人口承担政治决策失误和社会改革成本,成为社会边缘化人群,弱势群体,社会矛盾愈来愈突出,社会公众愈来愈不满意,社会形势愈来愈不稳定。它的迅速积累甚至有可能演化为社会动荡的导火索,或者当出现突发性事件时,这些不满情绪会起到"火上加油"的作用,成为"燎原之势"。

该文的好几个单位的多种调查数字为根据,具有十分可信度,虽然对严重的程度可能低估了一些。例如,对中国金融危机和财政危机。

该文批评中国最高领导人否认已经出现的两极分化的事实,过低估计各种挑战,过高估计处理各种社会危机的能力。还批评政府在宣传方面是一派歌舞?N平,极大地掩盖了经济繁荣下的日趋严重的社会危机。

这些批评是十分中肯的,但是毕竟在专政制度下不能无所顾虑,他们表明"我们进行国情研究的宗旨始终是防止出现最坏的事件和结果。"煞费苦心。

对于缓解危机之道,该文指出:"文章分析表明社会分配不公平是不稳定的终极根源。因此,遏制分配不公平,纠正社会不公正现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社会伦理问题,而且是危及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及国家政权合法性和稳定的政治问题,经济发展固然是硬道理,社会公正也是硬道理。"

"遏制分配不公平,纠正社会不公正现象"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对于缓解危机不无好处,问题是提出此种建议并不自今日始,结果是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却变本加厉。这里可以看到官方智库的局限性,下一代智库也还有待努力突破。目前他们还不能突破四项基本原则的框架。如果刨根问底,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不稳定的终极原因是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统治集团仅仅为了自己维持和扩大权力和既得利益,心中并没有人民大众,只有实行民主化的政治改革才是解除危机之道。

设身处地,我们不能以此要求身在大陆的下一代智库;我们应该承认其积极意义,并且希望他们更进一步。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苏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