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中国海协会会长汪道涵病逝,两岸同表惋惜。汪道涵号称“国师”,他 的追悼会江泽民亲自出席,也似乎有国师的味道。其实之所以有这个称号, 乃因他出身中共第三野战军前身的新四军,是江泽民自认的“养父”江上青 的战友。特别是六四后江泽民获陈云、李先念推荐为总书记,然而权力基础 不稳固,在汪道涵通过三野派系的张爱萍、张震诸军头保驾之下,才得以斗 垮杨家将掌握军权而成为“江核心”。从这个角度来说,汪道涵纵有满腹经 纶,也根本不是江泽民的甚么国师,只是他的公关主任,充其量也只是“恩 师”。因为实在看不出江泽民的“国策”中哪一点出自汪道涵的脑瓜。汪道 涵被任命海协会会长,应该对解决两岸问题有独到之处,并为国家所接纳, 然而实际上又非如此。
汪道涵在担任海协会会长时,在私下提出过“一个中国不是指中华人民 共和国,也不是指中华民国,而是两岸同胞共同缔造的新中国”,但被官方 否认。就是胡锦涛当政,也还没有摆脱“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代表” 的陈词滥调。而汪道涵最终不能到台湾来,也是江泽民、胡锦涛的阻挠。这 样的国师去世,对中共的政策不会有甚么影响,因为他早就没有任何影响。 从中共当局拒绝台湾海基会派人去吊唁就可以知道胡锦涛仍然拒绝与台湾民 选政府打交道,而这是美国政府一直要求北京去做的。只拉拢反对派而拒绝 与政府接触,这种分化台湾的伎俩,怎么能使两岸关系真正缓和呢?
在汪道涵去世后,被排上“候补国师”而可能顶替的有以下两个: 一,钱其琛。他被誉为中共的外交“教父”,这是马屁之论。中共的真正 外交教父是周恩来。而且钱其琛只擅长外交工作而已,与充满智慧与学问之 “师”相差何其远哉? 二,郑必坚。比起钱其琛,他的确是智囊性人物,曾为胡耀邦、赵紫阳 、江泽民出谋划策,现在为胡锦涛服务。不过,为四个不同意识形态与作风 的主子服务,怎能叫“国师”?江泽民时代他提出“和平崛起”的口号,以 掩饰“恐怖崛起”的真面目。现在连“崛起”也少提了,改为“和平发展” 。是否有潜在的国师与他唱对台?
有没有潜在的国师呢?胡锦涛上台后,第一把火就是以纪念宪法来强调 法治。因此法律专家吃香起来。
曾经担任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的夏勇,被视为为国家领导人授课的中 央智囊专家之一,也是2000年“中国青年”杂志评选“可能影响21世纪中国 的一百位青年人物”之一。2004年春天中共派他到香港“护法”,让他经受 磨炼,以取代已经凋零的老护法;去年六月又获委担任国家保密局局长,九 月就高调宣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以及相关情况不再保密,给人 一种“开明”的形象,还认为他会有其他作为。可惜后来他再没有甚么表现 ,而中国的自然灾害往往同“人祸”连在一起,因此是否可以“开放”又成 另外的问题了。而“泄露国家机密”至今仍是中共判决政治犯的最佳借口。
不过如果给领导上课就是“国师”,那也太滥了。 “中国青年报”去年 十一月报导,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法学教授周叶中及其学生合著的 “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一书,被指控抄袭了王天成在数年前发表的两篇论 文。周叶中曾于2002年在中南海为胡锦涛上台后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作过 宪法辅导报告。国师造假,只能教出善于弄虚作假的国家领导人了。
其实,对一个共产国家来说,“国师”这名词令人喷饭。因为他们党国 不分,因此只有“党师”而没有国师。当年“四个伟大”(伟大领袖、伟大 导师、伟大统帅、伟大舵手)的毛泽东对美国记者斯诺坦诚他最喜欢的还是 “导师”的称号。也就是自己就是国师。
的确,历届中共的“最高”,必然有自己的理论而自成“国师”。华国 锋是“两个凡是”;邓小平是“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江泽 民则是“三个代表”。胡锦涛坐上大位不久,他的理论还在摸索中,开始是 “新三民主义”,现在换为“和谐社会”。国师就是他自己,决不会让其他 野心家夺去这个桂冠。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林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