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总统陈水扁的“废统”和“终统”闹剧 (1)

(特约评论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最近国际社会最关注的大事之一,是台湾的陈水扁总统玩了一次从“废统”到“终统”的文字游戏。还真让国际社会出了一把冷汗,弄得美国政府以不同寻常的口气对陈水扁施压。最终,陈水扁退回到了他们说的“终止使用”的原始状态,而且正式收回了关于“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的说法。现在事情还没有完,由此而引起的波澜到现在也没有平静下来。还在继续发酵。

没发生这件事之前,没有人关心“国统纲领和国统会”。甚至很多朋友根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国统纲领的全名叫“国家统一纲领”。是在台湾执政的中国国民党停止使用“戡乱时期戒严法”的前后,耽心失去最终统一中国的立场;担心由于现实所迫走向“法理台独”,而在李登辉时代通过的一份指导中华民国政府的纲领性文件。是与现行的中华民国宪法的大中国性质相吻合的国家行动纲领。由于从李登辉时期到现在的民进党政府,都是主张台独的党和派别主政,所以,“国统纲领”和起促进作用,监督作用的“国统会”早已停止作用。它每年的开支不到100美元,仅仅不过是放在文件柜里的保管费而已。现在说什么“终止使用”或“暂时停止使用”都不过是在说废话。它实际上从通过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停止使用了,不过是装装门面的摆设而已。并没有引起任何行为,也就没人关心它了。

恰恰是这种特别的状况,给台湾的一批不那么理直气壮的“急独派”,也就是俗称的基本教义派,提供了一个巧妙的道具。向这个已经成为木偶的“国统纲领”发起一场唐吉珂德似的攻击,看起来像一场笑话。但为什么竟然不是笑话?为什么竟然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呢?这就是政治有趣的一面了。就像古语所说的那样:军中无戏言。它说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政治家们哪怕是说笑话,也藏有某种玄机。当然,在家里喝酒说的不算。

打个比方说吧。由于民国以后的现代国家法统的建立,清朝的所谓“传国玉玺”如今也就是个古董,是个玩物而已。但大家还是不敢拿它当作仅仅是个玩物。因为如果落到某个煽动恢复帝制的教主手里,再假如这个教主又有了一定的势力,就不是闹着玩儿的了。就会搞出点儿事端来,甚至可能又出现个新皇帝也说不定。乱世出什么都有可能。这个“国统纲领”就是这么一块“传国玉玺”,所以也就是台湾独派的一块不大不小的心病。所以 ,玩弄“废统”的把戏就不是唐吉珂德,就会获得很多人的拥护,就会让更多人心情激动乃至亢奋。甚至会引发更严重的事端。所以这一轮“废统”闹得轰轰烈烈,惊动了全球的政治关注。

陈水扁的做法前后不一,恰好证实了许多明眼人的估计;知道他早就设计好了退路。因为他废除的是一个早就无效但在法律上仍然有效的东西。如果没有外界太强的反应,他就可以假充硬汉,帮台独清除一个隐患。能为走向台独迈出一大步,居功至伟,信用大增。摆脱他目前所处的受到党内急独派抨击的困境。甚至可能像一些朋友估计的那样,坐上“台独教父”的第二把交椅。第一把据说李登辉已经稳坐无疑了。类似的地位和受人尊敬的名誉,往往是政治家和学者们追求的目标。“废统”有可能给陈水扁也赢得这样的生前身后名

我估计陈水扁和他的参谋们已估计到了,“废统”的做法可能会遭到比较强烈的反对。第一个反对的是北京,但台独们不怕北京的反应。因为他们深信美国绝对会保护台湾的安全,这是台独理论的主要支柱。因为太绝对了,所以他们有时也敢不听美国人的指挥。第二个反对的当然是美国政府,听起来不那么严重,措辞基本上还是劝告朋友的方式。但它的实质含义就非常严重了。所以陈水扁立即抛出它的第二方案,把“废统”的说法改为“终止使用”。所用的英文词汇又含糊不清,反复玩弄了很长时间的文字游戏。弄得美国的发言人也烦了,对着记者说:“我不想总跟着台湾人前一天的说法作解释”。这场戏的确也玩得太过分了。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魏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