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夷:改革大将 南天一柱 (张伟国)


2005.12.28

(特约评论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11月15日,中共重量级改革领导人任仲夷先生在广州病逝。这是中国现代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个极为重大的事件!然而,这个十分重要的消息因为舆论聚焦在猜测中共当局如何纪念在中共著名改革开放领导人、前总书记胡耀邦90冥诞的活动,以及北京舆论的“精确导向”,而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任仲夷出生于1914年的河北威县,1935年参加革命,1936年入党,1943年任冀南五分区专员,1958年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兼哈尔滨市委第一书记,1977年由黑龙江调任中共辽宁省委第一书记,1981年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 1985年,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凡是年过68岁的中央委员,一律辞去中央委员及行政职务,任仲夷从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岗位退居二线,改任“中顾委委员”。 期间因为保守派元老陈云的反对,被剥夺了原定出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安排。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任仲夷的成就主要为:1977年粉碎在辽宁的“毛远新帮派体系”,让中央能全力以赴解决“上海帮”;1978年擅自大胆主持了平反张志新冤案,推动批倒“两个凡是”的“真理标准讨论”;主政广东,创造性地执行中央的政策,使广东尤其是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推动中国今天巨变的“第一节火箭”;晚年彻底认同了现代民主法制的政治理念,坚持反对“新凡是”,呼吁进行“三权分立制约权力的政治体制改革”。

2004年7月《南风窗》发表了:“政治改革需要勇气?与任仲夷对话”,紧接着是年第8期的《炎黄春秋》发表了《任仲夷谈邓小平与广东的改革开放》一文。其主旨是任仲夷在高度评价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功绩的同时,也十分坦率地指出:邓在造就一个渐渐富裕起来、相对开放的社会同时,也留给了我们一个尚未能解决贫富悬殊问题与腐败蔓延的社会,“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政治改革的相对滞后”,现在是“市场经济,计划政治”。在他眼里政治改革这一关终究要过,“现在不过,以后说不准更难过。”在具体方法上他更是大胆提出了建立政治特区的主张。他说,“不仅要搞经济特区,而且也要搞政治特区。政治改革必须审时度势,先做试验,突破一点,再行推广,就可以稳步前进。可以在某一个地区、谋一个领域先搞试验,取得经验,然后推广。……比如能不能选一个县、地级市甚至一个省,例如海南省,办政治特区,搞民主选举。就是试验失败了也不要紧。失败是成功之母嘛。”

然而,任仲夷的这些公开的政治改革言论触怒了中南海的龙颜,胡锦涛在去年秋天的四中全会闭幕式上说:一些人打着政治体制改革的幌子,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人权、新闻自由,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言论,企图从根本上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否定我国的国体和政体。……胡锦涛对任仲夷这种上纲上线的抨击,暴露了中南海当权者的思想僵化和现行政治体制已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可以这么说,任仲夷晚年那些认同世界文明准则的的政治改革主张,是他一生的亮点!其中包涵着顺应民主潮流、促进中国完成政治转型的战略抱负,这也是中共领导人公开表达的言论中最接近民主主义的政治理念。中共改革开放前领导人田纪云,日前在任仲夷的灵堂写了三句话:“中国人民优秀的儿子,真正的共产党员,改革开放的大将”。 杜润生、于光远、李锐、李普、曾彦修、朱厚泽、吴江、杜导正等人联名题写的挽联是:“改革开放勇当先锋,自由民主高举大旗,南天一柱世人景仰,仲夷同志永垂不朽!”这些评价相当中肯。

兴许,这就是中共党内仅存的少数理想主义领导人的“回光返照”。如果把戈尔巴乔夫结束苏联共产一党专制作为一个政治改革的坐标,任仲夷在思想理念上无疑是最接近这个坐标的一位中共领导人。但是他没戈尔巴乔夫那样幸运,不仅自己一直没有机会掌握决定中国命运的权力中枢,而且两位最坚定的改革开放盟友胡耀邦、赵紫阳也连遭废黜,他自己仅有的思想言论还不时的受到批判。……如今任仲夷去世了,中共党内失去了一位最敢言的开明政治家,中国政治改革的希望也随之破灭得更加彻底了。随着任仲夷的去世,人们也结束了对中共党内出现戈尔巴乔夫所抱持的希望。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张伟国)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