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因出版《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被美国主流媒体冠以"畅销作家"头衔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目前又推出新著:《华裔在美国》。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
请听报道录音
美国这个被喻为大熔炉的国家包含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一百多个民族,其中一个便是人口目前三百万,约占美国总人口百分之一的华裔。华裔从一百五十多年前开始迄今在美国的风风雨雨,在作家张纯如的新著《华裔在美国》一书中得以展现。
张纯如在美国“亚洲学会”近日为她举办的新书推介会上向记者介绍了《华裔在美国》这本书的情况:(录音)
《华裔在美国》是张纯如用英语写作出版的第三本书。她一九九七年底出版的《南京大屠杀》和更早出版的《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之迷》目前都已有中文版。《华裔在美国》一书讲述了一百五十年来华裔三次主要移民美国的浪潮:十九世纪初的第一次移民潮,一九四九年开始的第二次移民潮以及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波移民潮。一百五十多年来,华裔在美国有时被主流社会欢迎和接纳,有时却被贬低,甚至惨遭杀戮。张纯如为此对记者表示:(录音)
张纯如在书中表示,当华裔十九世纪除开始第一波移民潮时,他们受到美国的欢迎和接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国当时缺乏劳动力。当时修建的横贯美国东西部的漫长铁路就是华裔对美国社会贡献一个显著标志。这条铁路,当时每铺设两英里就有三个华裔劳工为此死去。此外,华裔还参加了美国一八六零年到一八六五年间解放黑奴的南北战争。然而,美国历史上也有不公正对待华人的一面,如一八八二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排华法案,结果使华人在以后长达六十年的时间内在归化入籍和购置地产等方面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在“亚洲学会”参加《华裔在美国》一书推介会中文名为密含瑞的一位女士对记者表示,张纯如著作的一个特点是展示不同民族在溶入美国美国社会,接受美国文化和价值的同时,又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和传统。美国社会本身通过溶合多元的文化和传统,显示了她的力量:(录音)
当然,张纯如在书中也展现了现代美国华裔的奋斗历史。她在书中描述了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享誉世界的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美国华盛顿州州长骆家辉,几年前因所谓泄密案而为世人所知的李文和,等等。张纯如通过一个个实例描绘华裔在美国的成功、挫折和梦想。他们在美国的奋斗,可以借用已故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演说中的话来表达:(录音)
张纯如在书的开头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中国谚语形容华裔在美国的漫长移民旅程;在书的结尾, 女作家写道:中国人从一踏上美国土地的那一时刻开始,他们的梦想已经变成了美国梦;他们曾经参与肋当年加州的掏金热,梦想拥有自己的土地和商业;他们为自己的儿女能够与美国孩子一起在美国接受教育而奔走;就像大多数来到美国的移民,华裔移民也是为了逃避家乡的战争、饥荒、迫害和贫穷才来到美国。也像其他族裔移民的后代那样,华裔移民的儿女已经将美国称为他们的家。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