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星期二公布了2003年度的``人类发展报告``。报告说,由于中国和印度在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全世界计划到2015年将人类贫穷人口减少一半的目标有可能实现。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
请听报道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在中国,每天收入少于一美元的人口数目,从1990年的百分之三十三,降低到2000年的百分之16;而在印度,同类数目在1990年到2000年十年期间,从百分之四十二减少到百分之三十五。印度的市场化经济改革晚于中国大约十年。而中国和印度两国的人口总和,就占全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报告还说,中国和印度还在减少饥饿人数和得不到干净饮用水的人口方面,以及在减少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领域里取得了一些进展。报告的作者之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经济学家大卫-史督华先生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就世界贫穷现象说:
(录音)
``人类发展报告``还指出,在一些阿拉伯和拉丁美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区的国家,降低贫困率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世界其它地区的许多国家却在达到降低贫困率的目标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报告说,根据现在的进展速度,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要想达到减半贫困率的目标至少需要一个世纪。对此,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太平洋政策和计划理事会``总裁,曾多年在中国任商务咨询的塞提-潘德库尔先生表示:(录音)
根据``人类发展报告``的调查,虽然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受益于过去十年期间世界经济的连续发展,但是,54个发展中国家却目睹了平均收入下降的现象。另外,全世界29个国家同时还经历了``人类发展指数``下降的现象。即:这些国家人口的平均寿命,就学率,成年识字率和人均收入方面都有所降低。这些国家包括俄罗斯和其它六个前苏联共和国,以及包括南非在内的14个非洲国家。报告说,``人类发展指数``下降的现象是很不寻常的,因为该指数一般总是呈向上渐进的趋势。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再次强调了富有国家应该以降低进口海关税和废除债务的方式协助贫穷国家降低贫困率;并指出,富有国家在各自国内为不同行业提供补贴的作法,不利于协助贫穷国家试图摆脱贫困的努力。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