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星期三是国际减灾日,中国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中国平均每年约有2亿人受到自然灾害影响,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千亿元人民币。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的报道。

请听报道录音

据中国民政部网站公布的消息,今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发生了29次,在北方地区发生了严重的虫害,在江南华南地区发生了大面积的春旱,在华南地区发生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水灾,同时还有泥石流、滑坡等多种灾害。今年的自然灾害已经造成1900多人死亡,630多万人被迫紧急转移,因灾倒塌的房屋260多万间,5千多万公顷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是1500多亿元。

中国民政部副部长杨衍银说,目前中央政府有8亿多元重建资金,帮助灾民来修复和重建倒塌的房屋。民政部要求这8亿多元的资金在10月下旬落实到户,并且派人分工检查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灾民在入冬以前,至少有一间房子可以安全过冬。民政部计划在10月份组织一次捐棉衣棉被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捐助工作,以解决灾民的过冬问题。记者打电话向淮河水利委员会防汛指挥部了解淮河流域今年的受灾情况,值班人员说,(录音)

本星期三是联合国确定的第14个国际减灾日,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减灾战略机构发言人尼科尔伦科瑞特向本台记者介绍说,国际减灾战略的活动旨在提醒人们注意自然灾害的危险并减少灾害。每年的国际减灾日都有不同的主题,"为了跟'国际淡水年'相呼应,国际减灾战略机构2003年的活动着重于水灾问题。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面对灾害,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

伦科瑞特还说,人类活动导致生态自然平衡的改变,气象成因的灾害包括洪水、干旱、滑坡、热带气旋、台风等比往年明显增加,也影响了更多的地区,"我们人类所做的一些事情事实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数量和剧烈程度。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日常行为,明白我们需要尽全力减少自然灾害和我们的损失。"

伦科瑞特指出,各国可以互相借鉴减灾的经验。比如,日本绘制了洪灾多发地区的地图手册,手册中有洪灾来临时居民的疏散、逃生计划和紧急电话号码。孟加拉在预警和减少洪灾方面做得也不错。

联合国减灾战略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全球因自然灾害死亡10576人,其中半数是因为洪灾而死亡的。在亚洲,2002年自然灾害造成了8570人死亡,经济损失约合140亿美元。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