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后的生活:四个美国纺织工人的故事

三个星期前,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三种中国纺织品进口实施临时配额限制,其中一个原因是政府面临美国国内纺织行业的大量失业压力。美国纺织业失业情况究竟有多么严重,美国纺织工人是否认为近年剧增的中国纺织品进口变相地偷走了他们的饭碗?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对今年七八月间失去工作的四位美国纺织工人的采访报道。

请听报道录音

在解雇工人或破产倒闭的众多美国纺织企业中,今年夏天关门大吉的全美五家最大、最现代化的纺织品生产企业之一,全美拥有十六家分厂、六千多员工的的培罗纺织公司可谓最具轰动效应,最引人注目。公司主要所在地南卡和北卡两州工厂的五千多名纺织工人一夜间失业。有报道说,这是北卡州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失业。

失业工人的生活如何?在南卡州培罗公司分厂从事一般管理工作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对记者说:

“我今年五十岁了。如果找不到一份新的工作,我将不得不重新安排我已经拥有的一切。现在,我所处的况是可能失去所有已有的东西。尽管我太太还在工作,我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也是计划得未雨绸缪;但是,如果最终就是找不到新工作,我可能得变卖一些财产。”

当询问中国纺织品进口剧增是否与他及其他美国纺织工人丢掉饭碗有关,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告诉记者,中国只是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不过,他坦承,美国纺织业工人的工资以及福利待遇水平等生产成本因素使美国纺织业在与中国和其他诸如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竞争时出于下风。失业已经四个多月还没有找到新工作的这位先生,数话中带着找工作的一丝沮丧向记者透露他未来的打算:

“我将返回学校,接受培训,在不同于纺织行业的其它行业找一份全职工作,因为美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前景我把握不清。”

和以上这位先生相比,今年六十七岁, 在培罗公司北卡分厂工作四十六年的哈利,情况则更令人同情:

“我现在在领失业救济金。救济金实在太少。政府帮助我们这些失业纺织工人支付部分医疗保险费用。即使这样,我仍然无法付得起我不得不到社区中心寻求帮助到当地的一些教堂寻求帮助,帮助支付我的水电等费用。有几家教堂还分发食品。”

哈利失业了,企业提供的养老金也随之化为乌有。虽然希望找到下一份工作,但哈利表示,年龄成了找到新工作的一大障碍。当问及中国纺织品进口是否与美国纺织工人大量失业有关这个问题时,哈利只是认为,在一定程度有关。

哈利和因残疾早已退休的太太有一个女儿和两个外孙。他向记者不无感伤地表示在社区中心和教会的帮助下,尽量过好即将来临的圣诞节。

说到圣诞节,与哈利在同一家工厂工作,一起失业的克里斯蒂娜女士表示:

“自然要少买许多东西。我们不再像往年圣诞节那样为人购买礼物。今年我们只为我们的孩子购买圣诞礼物。”

克里斯蒂娜女士有两个成年成家的儿子。两个星期前寻求前刚刚又添了个孙子。失业前,克里斯蒂娜女士为培罗公司工作了十七年。虽然丈夫在其它领域有工作,自己也对生活前景充满信心,但她的失业还是使家庭的财务不像以前那样稳定:

“失业已经有些时间了。刚刚失去工作的时候,我感到十分困难,因为我们毕竟在那里工作了许多年,大家在一起工作就像一个大家庭。失业使不少人心情抑郁。有些人因为找不到新工作,甚至连自己的房子都丢了。我们工厂一对夫妇,俩人都失业了。”

克里斯蒂娜也说,准备返回学校接受再就业培训。鉴于美国纺织行业不在具有国际竞争力,美国纺织行业就业机会不再有保障,克里斯蒂娜计划学习医疗方面的工作技能。当被问及她的失业是否与中国有关时,尽管克里斯蒂娜女士表示与中国有关,但就培罗公司的情况而言,更多的还在于公司管理不善造成的。

说到美国大量纺织工人失业究竟怨谁?今年四十四岁的失业纺织工人蒂姆,态度十分乐观。他告诉记者,尽管失业对他的生活影响极大,但他不怨天尤人。蒂姆认为,从纺织行业失业说不定还是件好事,因为这样促使自己在新的领域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蒂姆也计划返回学校,接受再就业培训。不过,他必须一边找工作,一边学习,不能像前面提到的克里斯蒂娜女士那样,全职接受再就业培训。尽管面对未来,保持乐观,但蒂姆也有自己的失业烦恼:

“现在我无法重新贷款保住我的房子。我现在房子的贷款利息太高。如果我的房子能获得重新贷款,我便可以做必须做的事情,不需要外来的帮助。”

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留下这样一段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听完以上四位美国失业纺织工人的故事,听众认为他们有哪些相似,又有哪些不同的不幸,是谁最终拿走了他们的奶酪。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