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工程星期二正式开工,这一预期投资近千亿人民币的水利工程,完工后预计能为北京调进十亿立方米水。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请听报道录音
中国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长江流域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向北穿过黄河,经河北省进入北京,全长1267公里,总投资九百八十亿人民币。新华社报道说,这一工程的重点是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
工程大致分为两期,2007年从河北向北京应急供水3至5亿立方米,主要供城市生活用水;2010年中线工程全线贯通后,可以向北京年供水10亿立方米,其中8亿立方米为城市生活用水,2亿立方米为工业用水。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杨大力认为,南水北调工程可以大大缓解中国北方缺水干旱的问题,(录音)
不过,现在德国多德蒙特大学进行研究的国土规划博士王维洛认为,从汉江调水,可能会造成汉江流域严重的问题,(录音)
王维洛认为,预计耗资两千多亿人民币的南水北调工程,并没有认真进行前期研究,尤其是没有就工程对中国的生态所造成的影响作出科学估计,ACT3
他分析说,华北平原降雨量不少,和德国莱茵河流域差不多,而北京的人均水消耗量,却高于德国的城市。他认为,如果对把南水北调工程的投资,用于中国北方的节水设施、水资源再次利用技术和集水工程等,效益将完全超过南水北调工程,并且同时也保护了中国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
芝加哥大学杨建力教授则认为,北方缺水,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障碍,不能因为局部问题影响整体的规划,(录音)
杨教授介绍,和充满争议的三峡工程比较,中国专家对南水北调工程基本持一致的赞成意见。王维洛则表示,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专家,都遇到了各种不同的来自政府部门压力,以至在南水北调这一工程上,就很少有人再提出异议了。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