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整顿“形象工程”

在中国,"形象工程"又称"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是指那些作表面文章,华而不实的工程项目。面对这些泛滥中国的城市和乡村"政绩工程",中国建设部表示政府在着手进行整治。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江楠的采访报道。

请听报道录音

中国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星期二表示,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全国大量城市里泛滥,这些工程脱离实际,耗费了大量宝贵的财力和物力。仇保兴表示,官方在对形象工程进行整顿,并举例说,在全国6000多个开发区中,已有3000多个被取消,而对余下的3000多个开发区,有关部门正在逐个调查。

美国约克大学的中国学者周泽浩认为,形象工程泛滥是中国多年以来的老问题,(录音)

安徽阜阳机场扩建工程是比较有名的一个恶性"面子工程"。 当地官员好大喜功,不顾当地实际情况,投资三个多亿,要把阜阳机场扩建为国际机场,结果扩建后的机场因客源不足,在经营1年后被迫关闭。

面对这些祸国殃民的"面子工程",中国政府也三令五申,要求予以取缔。但这些工程为什么屡禁不止呢?仇保兴的解释是,形象工程泛滥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没有充分认识到城乡规划的重要性。但旅居美国的中国作家郑义不同意这一看法,他认为形象工程泛滥的根本原因是腐败,(录音)

仇保兴表示,为解决形象工程泛滥问题,首先要加强城市规划的调控,确保合理发展。但郑义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因为形象工程不是个经济问题,而是个有关贪污受贿,滥用公款的刑事犯罪问题。但对于当局表示要进一步整顿形象工程,周泽浩认为,(录音)

中国官方煤体不久前报道说,福建省建瓯市川石乡搞形象工程,一盏豪华路灯耗资14万元人民币。一名网友就这一新闻发表评论说,当地政府买14万元一个的路灯是因为路灯价格越贵,回扣就越多。如果有1百40万一个的路灯卖,恐怕当地政府也敢用公款买。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江楠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