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养殖褐虾已构成环境危机

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民间环保组织``环境正义基金会``星期三公布的一份调查研究报告指出,亚洲和中美洲一些国家虾养殖业的泛滥,已经构成令人惊骇的环境危机。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

请听报道录音

``环境正义基金会``的这份调查报告说,他们进行的三年广泛调查研究发现,一些东南亚和中美洲国家,由于虾养殖业爆发性的发展所导致的环境危机,已经达到令人惊骇的地步。报告说,虾养殖业的泛滥,严重毁坏了那些地区的红树林,并使邻近水域里的多种海生物濒临灭绝。

报告说,虾养殖业近几年来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泛滥。泰国,中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和孟加拉国是世界上五个虾产量最多的国家。由于虾养殖业被看作是``快速发财``的行业,虾养殖农场迅速增加,并大量砍伐红树林以便开发虾养殖农场。此外,人们在海上捕捉``虾茵``时,随之被捕捉的还有大量的其他海洋生物。记者就此采访了``环境正义基金会``主任史迪文-川特。他透露,他们对有关国家虾养殖业所作的三年调查,使他们目睹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可悲情形:(录音)

``环境正义基金会``的报告说,他们的调查发现,那些捕虾者带着``快速发财``的心态,大规模捕捉海洋生物和砍伐红树林。这种行为对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所造成的危害程度是令人惊骇的。更令人痛心的是,这些行为受到了有关国家政府,甚至环保机构的支持。川特先生说,最初,亚洲的一些经济开发组织还倡导虾养殖业,认为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捷径:(录音)

川特先生说,欧洲联盟市场是东南亚虾养殖业的最大雇主,其次就是日本和美国。

``环境正义基金会``的报告敦促各有关政府和海鲜工业站稳立场,采取措施结束国内侵害大自然生态平衡的行为。否则,将对贫穷和被边缘化沿海地区,以及那里的野生动物地带造成不可挽回的长期性破坏。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