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高考中,河南省南阳市镇平第一高中等考场发生有组织地利用高科技进行舞弊的案件;大约20名涉案学生和社会上的不法分子被处以刑事拘留。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请听报道录音
在河南南阳的高考舞弊案件中,作案者通过事先被安插参加高考的考生向考场外透题,将答案汇总后,再用手机、手提电脑向考场上的少数考生传送试卷答案。舞弊行为引起监考人员的警惕,公安机关闻风赶赴现场,将涉案嫌疑人当场抓获。据美联社报道,中国政府拟对涉案者控以“盗窃国家机密罪”。
在中国70年代晚期恢复高考制度之后不久,曾经有人说过全国高考是中国上层建筑领域唯一的一块“净土”,并对当时发现的个别舞弊现象表示极大愤慨。美国约克学院教授周泽浩也说,在五六十年代,高考舞弊现象极为罕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亟须振兴教育,但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却没有跟上,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仍有很大限制,加上社会道德素质有所下降,高考舞弊的现象于是屡见不鲜。周教授说:(录音)
这位学者说,一个国家是否有良好的社会风气,取决于公民是否有羞耻之心;他说:(录音)
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冉伯恭认为,中国社会风气的改善赶不上物质进步:(录音)
冉教授说,将河南南阳的这次高考作弊说成是“盗窃国家机密”,未免有些极而言之:(录音)
周泽浩也说,当局对高考作弊的处理要防止任意性,防止走极端:(录音)
在本报道即将发稿之际,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了江西省查处的一起高考作弊案:新建县某中学教员因向监考人员行贿被开除公职。
这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