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一个由学术界和宗教界头面人物组成的研究委员会,最近向市政府提交了一份有关修改现行宗教事务管理法规的建议;如果这份建议得到采纳,上海市将对宗教活动进行更为严格的控制。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请听报道录音
研究委员会所建议采取的监控宗教活动的措施,看来主要是针对信教的外国人。这些措施包括,允许外国人有更多的宗教活动场所,并在已有的英语和朝鲜语之外增加更多的语种服务,但是上海将成立一个监督机构,以便对外国人的宗教活动进行监管,并要求在上海的外国信众和神职人员组成一个委员会,以便与中国政府和官方教会取得“协调”。拟议中的这个措施,是鉴于在上海的信教的外国人越来越多。研究委员会还建议控制信教者在互联网上的活动;这一条是针对上海所有信教者的。
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策分析员表示,在她看来,上海市酝酿采取的这些措施,将来在中国其他地方也有可能被采用,但是上海对宗教的控制也许格外严格:
“上海这个地方看来是江泽民有着颇大影响的地方,他当过上海市长。江泽民对信仰团体的态度,从他对法轮功的镇压可见一斑。”
她说,中国已经有不少限制外国人在中国的宗教活动的禁令,比如,不许外国人让中国信教者改宗,不许外国人在没有得到官方批准的情况下到中国人的教堂活动。她说,允许在上海的外国人有更多的宗教活动场所,并增加更多的语种服务,并不一定意味着上海将有更多的宗教自由:
“许多中国人教会的情况告诉我们,虽然教会的数目有所增加,但是只有在官方注册的教堂才有较多自由。教堂数目的增加是否意味着有更多自由,我们还将拭目以待。”
这位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当局打压信教者在互联网上的活动的理由很简单:
“我觉得,这与宗教的迅速传播、而互联网是宗教传播的渠道有关。中国政府也试图在其它领域对互联网的使用加以管制,法轮功、民主活跃人士、劳工活跃人士使互联网成了传播消息的强有力的工具。”
总部设在法国的记者无国界发言人朱利安.潘说,中国政府最怕信教者组织起来:
“相当长时间以来,宗教团体一直在利用互联网组织自己。互联网是自我组织的好工具。”
朱利安.潘说,从技术上来说,官方对互联网的封锁不是没有办法打破,但中国政府监控互联网的设备十分精良,一般人很难打破他们的封锁。
这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