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寇天力邀请海内外的一些著名中国历史学者,文学家,政论家,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十位本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今天请听《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报道的第四集,为您介绍排名第七位的中国现代文学家鲁迅。VOICE:1918年1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体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揭开了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序幕。这篇小说的作者周树人也以“鲁迅”的笔名被世人所知,并对本世纪中国的社会和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夏志清教授说:ACT-1夏志清说:“鲁迅是中国第一个用新式方法写作的人,他最先的出发点是觉得中国太无能,社会太腐败,国民缺少文化。他对小市民的思想行为进行了分析,并用精湛的手法把国民的贫苦状态和无能无为的精神面貌刻划了出来。这一点对于中国的社会或文学的发展都是非常好非常有价值的。”(30”)鲁迅1881年9月25号生于浙江绍兴。青年时期受到过达尔文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以及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后来又东渡日本学医,但不久就放弃医学转而从事文艺工作。他认为,医生只能治病,文学则能改变国民精神,达到拯救社会的目的。香港《开放》杂志主编金钟说:ACT-2从医救社(34”)鲁迅于1909年从日本回到中国,一边从事教育一边进行写作。他继《狂人日记》之后,又陆续发表了《孔乙己》《药》和《阿Q正传》等脍炙人口的白话小说,抨击中国旧的封建礼教和家长制度,倡导民主自由和科学,对中国的五四运动和新文学运动做出了贡献。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东亚系葛浩文教授说:ACT-3影响大,培养人,阿Q为众所知从1918年到1926年间,鲁迅的短篇小说主要被收入《呐喊》和《彷徨》等专集中。同时他还创造了被称为“匕首”或“投枪”的文体,以尖锐的笔锋书写了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和论文集《坟》等作品。金钟说:ACT-4作品可贵之处,痛贬劣根性(37”)鲁迅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受到了海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肯定,不过,他的部分作品也引起人们的争议。台湾著名历史学者批判作家李敖说:ACT-5杂文无史料(34”)1926年,鲁迅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民主运动而遭到当时北洋政府的通缉,被迫南下。随后,他积极地参与了中国文化界左翼和右翼学者的论战,并先后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李敖在分析鲁迅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关系时说:ACT-6 受左联围剿,后投降左联(25”)鲁迅在二三十年代的笔战期间出版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南腔北调集》等著作。夏志清教授结合他在这一时期的活动对他的作品做了评价:ACT-6夏志清说:“鲁迅没做领袖时,他的文章都非常好;后来做了领袖,笔战太多,浪费时间,文章也就差了。他这个人好胜好斗,在笔战中不服输,不认错。所以他后期的作品很多都并不怎么出色,包括《故事新编》也只是讽刺而已。”1936年10月19号鲁迅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万名民众自发为他举行公祭和送葬,缅怀他为中国文化事业作出的贡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的名声更为提高,被官方誉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拥护共产党的思想家革命家。对此,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胡平说:ACT-7做旗手无疑问,是否拥共?有出入(34”)夏志清教授认为,鲁迅作为文学大师对20世纪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当今对鲁迅的历史定位则包含了许多政治因素。李敖对此发表看法说:ACT-8是政治因素;评价低,应重估(34”)在新的世纪来临之际,重新回顾和认识现代文学大师鲁迅的成就和影响对当今的知识分子有什么启示呢?胡平说:ACT-9启示(37”)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寇天力所做的《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十集系列报道的第四集--排名第七位的中国现代文学家鲁迅。明天同一时间播出的第五集为您介绍排名第六位的人物,请您到时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