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六)

MC: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寇天力邀请海内外的一些著名中国历史学者,文学家,政论家,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十位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今天请听《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十集系列报道的第六集,为您介绍排名第五位的--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邓小平。VOICE:20世纪的最后20年世界各国目睹了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的这种变化离不开被中国官方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邓小平的影响。美国波士顿大学中国近代史专家戈梅教授说:ACT-1“我相信当中国人在世纪末回顾历史时,他们会发现是邓小平最终把中国带入了现代世界,使它能够与外界竞争,并逐步走上通往繁荣昌盛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原名邓先圣),1904年8月生于四川省广安县。他早年曾到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邓小平主要在共产党军队中从事政治工作;49年之后,他开始在新政府中担任高级领导职务。邓小平一生在中国政坛曾经三起三落;七十年代末他第三次复出并迅速成为中国实际最高决策人,从此他便开始对中国的内外政策产生决定性影响,来自中国大陆的时政评论家胡平说:ACT-2邓79年复出后对中国影响突出改革之初,为尝试中国的现代化之路,邓小平用“对外开放”政策取代了毛泽东时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闭关锁国政策,推动中国与西方的交流,并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来改造中国的计划经济。邓小平在1982年说:ACT-3邓小平于1982年9月1号讲话针对这一政策性转变,台湾著名作家李敖评论说:ACT-4李:实施改革的必要,远见-治挨饿要走资邓小平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一方面使中国经济出现了20世纪以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和繁荣,而另一方面却带来了贪污腐败泛滥,贫富差距加大等严重社会问题,引起民众的不满。胡平指出:ACT-5 有史以来最严重对这种情况,李敖发表看法说:ACT-6 无法避免,但大方向对在国际舞台上,邓小平在促进中国同外界交流的同时,还在八十年代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促成香港结束百年殖民统治回归中国,在国内获得了赞誉。然而,做为政治家,邓小平在国内的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建设方面却受到了学者们的批评。胡平指出:ACT-7本质是为维护政权正如胡平所说,政治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脱节以及由此而生的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在1989年触发了全国范围的学生民主爱国运动。而中国政府用坦克机枪酿造的“六四”血案不但使中国失去了一次进行政治改革的契机,也给邓小平的一生蒙上极大污点。美国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儒学文化专家杜维明教授说:ACT-8邓的污点,六四要平反1989年11月邓小平辞去党政军领导职务,但仍在幕后发挥影响,直至1997年2月19日因病在北京去世。期间,他的许多重要文章讲话被中国官方收入《邓小平文选》。1999年中国50年国庆前夕,中国政府还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万岁”的口号。不过,许多专家学者并不认为邓小平称得上一个政治理论家。杜维明教授说:ACT-9理论不可能有建树,局限性在邓小平去世之前,中国官方就称他是“中国现代化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本人也曾把自己一生的功过评价为“七分成绩三分错误”。那么专家学者又是怎样看待他呢?戈梅教授说:ACT-10“如果我来评价邓小平,我会同意他“七分成绩三分错误”的说法。他的三分错误主要是他追随毛泽东57年的反右运动和之后的大跃进,1989年6月他又派军队镇压手无寸铁要求民主的学生,这一点更为重要;他的成绩则是他通过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学习以及他扭转中国发展方向的能力,最终使中国找到了一条一百年来包括思想家梁启超在内的许多中国人所苦苦追求探索的富强之路。”香港《开放》杂志主编金钟在评价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时表示:ACT-11 镇压学生无耻,但进步作用更应受重视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寇天力所做的《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十集系列报道的第六集--排名第五位的--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邓小平。明天同一时间播出的第七集为您介绍排名第四位的人物,请到时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