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 中国生物学家正在准备从事克隆濒危动物白鳍豚的试验。西方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认为,克隆不是拯救濒危动物的根本途径。下面请听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加岱的采访报道。VOICE:法新社16号援引新华社的报道说,由于白鳍豚繁殖率低弱,加上长江污染状况日趋严重,中国境内目前所剩白鳍豚不到100条,性命危浅,濒临灭绝。中国生物学家目前正在为克隆白鳍豚进行必要的准备,一待募捐到足够资金,即着手从事克隆试验。然而,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的两位西方海豚保护专家表示,克隆白鳍豚不是保护这一珍稀动物的根本途径。美国“野生生物保卫者”组织的罗德里格斯表示,ACT:“野生生物保护者不提倡走克隆的途径。至于中国是否应当从事克隆白鳍豚的工作,我不愿置评。不过野生生物保护界对于克隆是很有顾虑的。动物的克隆是否涉及伦理问题呢?-- 回答也是见仁见智。克隆无疑会限制动物基因的多样性。试想如果成批成批的动物都有着相同的基因,都没有任何特性可言,那能说是一种很健康的情形吗。”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保护鲸豚项目”负责人巴拉戈纳表示,ACT:“我们认为问题的解决之道不在于通过克隆来增加动物的数量。就算你克隆了上万条白鳍豚,你总不能把它们养在水池子里,最终还是得放回大自然。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不认为克隆是保护野生动物的最佳途径。”巴拉戈纳表示表示,拯救白鳍豚的根本途径是改善它们的生长环境。她说,ACT:“这些白鳍豚之所以成为濒危动物,不是因为它们的繁殖力特别低弱,而是因为生长环境恶劣。江水污染严重,一些人的滥捕行为也殃及白鳍豚。与船只相撞也会让白鳍豚死于非命。白鳍豚是一种群栖动物,而长江上水坝太多,分割了它们的生存空间,使脱离群体的白鳍豚无法生存。”巴拉戈纳呼吁中国当局采取措施,以治理长江的污染。渔民捕到白鳍豚后必须放生;船只要减低行进速度。至于长江上的水坝,她说,马上予以拆除看来并不现实。这位野生动物保护者呼吁人们对保护白鳍豚和其它濒危动物要有知难而进的精神:ACT:“现在预言保护白鳍豚工作的前景为时尚早。我们面临众多挑战。只要野生动物保护者充满乐观、希望和激情,这些挑战是可以克服的。”这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