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过端午节

MC:农历五月五号,是中国人的端午节。家家少不了要包粽子,挂菖蒲等应景活动。然而,端午节对于身在海外的华人,有什么意义?他们在离乡背井后,是否仍然保持故土的传统习俗呢?下面请听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饶怡明的采访报道。VOICE: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三大节日之一。相传节日的由来,是为了悼念战国时代的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为表达其爱国忠忱,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避免屈原身体被江里的鱼虾吞噬,纷纷将用竹叶捆绑的米饭投入汨罗江。也有说法认为,端午节是由夏、商、周时的夏至节演变而来的。总之,每到端午,人们都会插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系香袋、以期祛除虫毒、免除灾疫。那么,飘洋过海到新大陆的中国人在端午节之际,是否仍然保持这些中国传统习俗呢?本台记者访问了美国东岸一些华人,请他们谈谈如何过端午节。住在华盛顿中国城的李太太表示,华盛顿中国城没有因为端午而特别热闹。ACT1在马里兰州从事餐馆生意的沈先生表示,通常在过年和中秋时节,他们会推出应景套餐招徕顾客,但是端午节,并没有受到特别重视。ACT2李太太表示,家中因为有老一辈,所以还保持亲自包粽子的习惯。ACT3沈先生表示,尽管他们没有将粽子添加在菜单上,但是他们仍然包粽子,犒赏员工。ACT4在马里兰经营东方食品的何先生表示,为反映当地华人圈的需求,他们店里提供包粽子的素材,至于菖蒲、香袋等,因为没有销售的市场,他们并没有进这类的商品。ACT5从台湾来美国已有二十年的沈先生表示,由于端午不是美国的节日,华人社会过节的气氛也随之淡漠。ACT6在维吉尼亚州开办中文学校的王女士谈到在美国出生的新一代华人小孩,对端午节的认识。ACT7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饶怡明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