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据美国情报机构日前透露,中国仍在继续帮助巴基斯坦建立可以运载核弹头的远程弹道导弹系统。下面请听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含青的采访报道。VOICE:美国情报机构透露,中国仍在继续帮助巴基斯坦建立可以运载核弹头的远程弹道导弹系统。《纽约时报》的报道说,巴基斯坦作为中国长期的战略伙伴,自从199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作为竞争对手先后进行了导弹试验后,中国就一直在帮助巴基斯坦建立可以运载核弹头的远程弹道导弹系统。报道说,这一事件将使克林顿总统敦促参议院尽快通过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议案一事复杂化。分析中国为什么会向巴基斯坦出口导弹技术,美国军事问题专家布兰克教授说:“这是中国的一种行为模式,是一项政策,不是偶然为之的。我想中国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目的在于减少美国在军事上对中国的威胁,以及美国在全球事务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是要减少印度对中国的威胁。”旅居加拿大的军事评论员平可夫则认为,目前尚没有确凿证据说明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导弹技术,如果确实的话,这说明中国希望利用导弹这张牌,告诉美国不要过多介入台湾问题;而美国方面则希望将这一事件政治化,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上作一番文章:ACT2《纽约时报》的报道说,在限制中国出口导弹技术的问题上,国会与克林顿政府一直存在分歧。国会一直试图在此问题上制裁中国。更让克林顿政府担心的是,为了使参议院表决通过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议案,克林顿政府可能不得不通过另一项限制中国出口导弹技术的议案。对此,平可夫表示:ACT3布兰克也就此发表了他的看法:ACT4“我不认为限制中国出口导弹技术的议案会被通过,因为中国方面不会接受,克林顿总统也不会接受。况且,美国政府怎么能在中国向其它地区出口的问题上强迫中国呢?”《纽约时报》的报道说,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有人对克林顿的中国政策提出批评,认为白宫一直忽视中国的军备出口,并钻现行制裁法的空子,以避免对中国实行制裁。而白宫则表示,国会的制裁议案并不实用,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上更为严厉,与国际标准不相吻合。《纽约时报》的报道还透露,本星期二,美国一个规模较大的代表团将访问北京,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高级裁军顾问胡鲁姆任代表团团长,团员将包括另外几位高级官员。这一谈判曾因去年北约误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而被推迟。谈到这次美国代表团访华的目的,以及可能取得的成果,平可夫说:ACT5布兰克也发表看法说:ACT6“他们(美国)期望取得某些进展,即让中国停止向世界各地出售导弹技术,不仅仅是向巴基斯坦,也包括向北朝鲜和伊朗的出口。但我不认为美国会成功。”《纽约时报》的报道说,在过去10年里,美国曾有两次就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导弹技术一事对中国实行制裁。第一次是1991年,第二次是1993年。为了解决争议,中国于1994年同意遵守有关协议,不再向巴基斯坦出售M-11导弹。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含青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