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 10月31号晚是美国的万圣节前夕。在这天晚上,孩子们可以玩一个名叫“不请吃,就捣蛋”的游戏,尽情欢闹。在美国,过万圣节前夕有哪些风俗?以下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所做的采访报道。VOICE:MUSICACT1穿上化妆服,提起南瓜灯,挨家挨户地对邻居说“不请吃,就捣蛋”,然后就可以从邻居那里得到糖果,这就是美国孩子在万圣节前夕玩的一个叫“不请吃,就捣蛋”的游戏。刚才您听到的就是有关这个游戏的童谣,大意是:不请吃,就捣蛋,闻闻我的脚丫子,赶紧给我好吃的,如果你不想给,也没关系,我会把你的短裤给拽下来。念童谣的这些孩子是记者在美国马里兰州一个名叫“草场”的苗圃附近遇到的。这些孩子大约在12岁左右,谈起万圣节前夕的计划,他们显得十分兴奋:ACT2他们有的说要去玩“不请吃,就捣蛋”的游戏,有的说要去见一些朋友,有的说要尽情地尖叫,有的说要吃糖果直到深夜。(MUSIC)实际上,“不请吃,就捣蛋”的游戏仅仅是过万圣节前夕的传统之一。万圣节前夕被认为是象征性地与死亡及超自然力量相联系的节日,大部分北美地区和一些西欧地区都过这个节日。节日的其他风俗还有:把桔黄色的南瓜镂空,雕刻成奇形怪状的脸,在瓜内点上蜡烛,做成南瓜灯;用稻草,塑料或布做的骷髅,蝙蝠,蜘蛛,乌鸦等装饰物制造出一种恐怖不祥的气氛,以及买糖果以备邻居孩子来索取,等等。马里兰州的“草场”苗圃除了销售可以做南瓜灯的南瓜外,还同时出售骷髅等装饰物。在“草场”苗圃工作的维维安.汤普恩女士介绍说,万圣节前夕装饰物的恐怖色彩与这个节日的起源有关:ACT4“万圣节前夕有一些宗教色彩,起源要追溯到古代。这是个关于妖魔鬼怪的节日,例如巫婆,魔鬼什么的。万圣节(11月1号)是个基督教的节日,但是,万圣节前夕(10月31号)却不是基督教的节日,只有不信教的人才过这个节日。”过万圣节前夕的传统起源于古代的克尔特人。克尔特人是公元前1千年左右居住在中欧,西欧一带的部落集团。克尔特族的巫师相信,在基督教的万圣节前夕,也就是10月31号晚上,死神唤起了所有的妖魔鬼怪,所以每到10月31号晚上,克尔特族的巫师就点火,以期挡住这些妖魔鬼怪,而对于古代的克尔特人来说,10月31号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占卜未来的好日子。就这样,幽灵和女巫成为万圣节前夕的象征物。后来,罗马人征服了不列颠,有在11月1号纪念果树女神传统的罗马人又为万圣节前夕增加了穿化妆服和做南瓜灯庆祝丰收的内容。汤普恩女士向记者介绍了她所工作的这个苗圃里南瓜的价钱:ACT5“大南瓜按磅称,每磅34美分,小南瓜是1块99美元一个。”过万圣节前夕的风俗后来得以在爱尔兰和威尔士,也就是克尔特人后裔居住的地区流传,而移民到美国的爱尔兰人又促进了这一风俗19世纪中叶在美国的流行。到19世纪后半叶,当人们不再那么迷信之后,万圣节前夕逐渐被当作一个小孩儿的节日。汤普恩女士表示,现在这个节日已经被大大地商业化了,有很强的娱乐性:ACT6“小孩并不知道什么,全靠父母告诉他们。现在,这个节日已经被商业化了,就像商店大减价一样。但是,这确实是个好玩的节日,孩子们特别喜欢。孩子们在这天可以出去玩不请吃就捣蛋的游戏,或者互相吓唬着玩的。但是,如果认为过这个节就会驱散妖魔鬼怪,那可是迷信的想法。”7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美国成年人特别是一些同性恋者喜欢庆祝万圣节前夕。纽约市艺术家和作家的居住区格林威治村每年都举行万圣节前夕大游行,人们穿上滑稽的化妆服,饮酒狂欢。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所做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