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北京最新一期《?t望》周刊发表文章说,中国的水、粮食和石油三大战略物资出现总体缺乏;而且由于民众缺乏危机感,造成资源巨大浪费。文章认为这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不过,也有人持不同看法。请听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申华的采访报道:TEXT:下属中国新华社的《?t望》周刊上的这篇文章说,目前中国在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等方面的浪费严重。即使用最保守的下限数字计算,浪费数量至少也在六百亿立方米以上,而中国每年的缺水量也大约为六百亿立方米。在粮食方面,该文章说,中国的粮食在生产、储藏、加工、运输到消费的过程中,因浪费而损失的粮食至少占总产量的10%以上。另外,说到能源,文章分析说,由于综合商品率低,中国每年少生产二百到六百万吨油品,而且90%的能源在开采、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费过程中损失和浪费掉了。文章最后说,巨大浪费加剧中国战略资源短缺,并产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从长远来看,这种漫无节制的浪费实际上等于自断命脉。对于这篇文章的观点,人们时有所闻,赞成者不乏其人。美国南佛州水资源管理局的武业钢就说,中国的水资源短缺是中国最大的危机:ACT1:武业钢武业钢还表示,中国80%的水资源浪费是在农业上。农村大多采用漫灌方式,和喷灌相比对水的浪费极大。中国政府最近决定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希望解决北方缺水危机。但是武业钢认为这是“割肉补疮”的做法。他赞成以节约用水为主:ACT2:武业钢在武业钢看来,水资源短缺问题不解决,不仅仅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引发众多的社会矛盾,对社会稳定危害极大。对于《?t望》周刊文章所说中国面临粮食匮乏危机的观点,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专门研究中国农业的专家黄树民认为,没有那么严重:ACT3:黄树民但是,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所长莱斯特-布朗曾著有专著说,一旦中国出现粮荒,大量向国际市场采购,会引起全球粮价上涨,造成世界粮食紧张。黄树民说,这是危言耸听。他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粮食增产5%不是不可能。而且就中国来讲,主要问题不是生产不够,而是分配不合理:ACT4:黄树民无论中国是否存在战略物资短缺,提倡节约是不会有任何争议的。和武业钢的观点不约而同的是,《?t望》周刊的文章也提出,节水、节粮、节油是水、粮、油三大战略资源之外又一大战略资源。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申华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