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是否“问题儿童”?

MC: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20年了,最早的一批独生子女即将进入社会。这些独生子女的身心发展如何?他们与非独生子女有哪些区别呢?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夏爱茗的采访报道。VOICE:中国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风笑天博士对数千名城市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结论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社会化发展是正常的,他们身上不存在与普通儿童大不相同的人格缺陷,他们并非是一代“问题儿童”。风笑天对上海的《文汇报》记者说,早期的独生子女研究大都认为独生子女的身体状况、智力水平较好,而个性品质、行为习惯则不如非独生子女。他进行的调查就性格与行为特征、生活技能、社会规范、社会交往等方面对独生子女进行了研究。该项调查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在社会交往方面不但不比非独生子女差,反而更好。由于缺少同兄弟姐妹交往,独生子女往往“被迫”更多地在家庭外与同学、朋友交往,反而在社会交往方面学了许多。在生活技能方面,独生子女也与非独生子女没有明显差别。但独生子女在“动手能力”、“责任心”方面较弱,“懒惰”是他们的明显不足。作为独生子女家长的廖女士在向记者谈到独生子女的特点时说,ACT1北京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徐永光先生认为,中国独生子女的发展状况并不象以前人们想象的那么悲观。但他同时指出,独生子女在发展的自由度方面有很大局限,同时承受的压力也很大。ACT2廖女士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ACT3徐永光还指出,目前对儿童的调查研究还不能完全说明他们未来的发展趋势。ACT4在谈到对独生子女的教养方面,徐永光认为,目前家长们普遍对孩子的艺术修养很重视,但在人文方面的教育却比较缺乏。ACT5中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即将走上社会,他们将如何适用社会、将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夏爱茗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