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 中国一家报纸日前打破中国官方媒体对作家高行健获诺贝尔文学奖一事的沉默,发表文章称高行健作品粗制滥造,他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滑天下之大稽。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江楠的采访报道。VOICE:旅居法国的华人作家高行健去年十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一百年来,获得这一殊荣的第一位中文作家。中国官方媒体对高行健获奖一直很少发表评论。《羊城晚报》日前突然打破中国媒体在这一问题上的沉默,登载长篇评论文章,批评高行健的小说《灵山》艺术质量低劣。文章称,象高行健这样糟糕的作家也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令人哭笑不得。就《羊城晚报》的这篇文章,流亡海外的著名中国作家刘宾雁表示,对高行健作品的文学价值评价不高无可厚非,他只是希望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在从当局的立场出发,故意贬低高行健的作品,ACT:高行健曾经在文革期间遭到批判,并被下放劳动五年。高行健1987年到了法国,后寻求法国政治庇护,并成为法国公民。中国政府指责高行健获奖是政治因素使然,是海外敌对势力搞的反华把戏。旅居美国的中国陈奎德学者向本台记者表示,高行健获奖得益于其异议人士身份的说法站不住脚,ACT:海外的文学评论人士对高行健的作品褒贬不一,作家刘宾雁就认为,高行健的作品值得商榷之处很多,ACT:就围绕高行健作品艺术价值的争论,陈奎德表示,ACT:陈奎德说,由于译本不同,读者审美取向各异等原因,大家对高行健作品褒贬不一是非常正常的。虽然在中国大陆小说《灵山》已经遭禁,《羊城晚报》的文章还是呼吁读者都来读一读这本书,以便亲身体会这部书有多么糟糕。陈奎德表示,对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无法一下子就盖棺定论。他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行健的作品到底能不能经不经得起推敲,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到底占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人们会就此有一个更清楚,更客观的认识。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江楠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