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在中国,提起工资,人们会习以为常指"月工资". 但是,"年薪"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正变得越来越高.眼下,很多国有企业都在试点搞年薪制,以加强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请听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申华的采访报道:TEXT: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企业都是实行年薪制,把公司管理人员的报酬和公司效益联系起来.但在中国却是长期实行月薪制, 公司经理的工资比一般员工顶多高出两,三倍. 从1992年开始,中国在国有中小企业实行年薪制.现在全国已有七千多家国有企业试行了年薪制. 英国布鲁奈尔大学研究中国国企的专家刘芍佳说, 这是中国国企走向公司化, 逐步与国际接轨的一个步骤,也是为了吸引优秀管理人才:ACT1: 刘芍佳据在北京的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常修则介绍, 年薪制的具体试行办法是与所聘用的公司经营者签订一个合约,制定一定的经济目标,并有具体的年薪数字.在一年届满之前, 经营者每个月按年薪的一定比例拿到工资. 在任期到一年的时候, 如果工作表现达到目标, 则得到年薪所剩下的部分, 并还可视盈利情况得到奖励. 否则, 不但没有所剩下的的年薪, 位置也难保. 年薪制现在已写进新的五年计划,加以推广.与此同时,年薪制改革也逐步与企业用人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 也就是说,企业主管是通过竞争上岗. 常修则教授说:ACT2: 常修则常修则还说, 年薪制和聘用制的实施,是国企内部用人机制的重大改革, 将会给萎靡不振的国企注入新的活力, 犹如装上新的马达.但是常修则对这一制度的实施还存在一些担心:ACT3: 常修则据常修则介绍, 目前对于年薪的多少还没有统一规定,视地区,行业的不同而不同. 新华社九号的报道提到, 辽宁试行年薪制的企业经营者一般可以拿到十几万. 除了年薪制外,有的企业也把股权和期权作为企业激励机制的一部分.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申华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