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 中国内蒙,甘肃等地区日前再次出现大规模沙尘暴,沙尘暴所到之处,黄沙滚滚,天混地暗,居民不胜其苦。有专家说,未来几年中,北方地区的人们可能将会面临更多的沙尘暴天气。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江楠的采访报道。VOICE:最近一两年来,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发生的次数比以往频繁,危害的范围也比以往广泛。内蒙古地区几天前就遭受了今年最强沙尘暴的袭击,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被一片灰黄色笼罩,空气中充满浓重的土腥气味。而二连浩特、阿巴嘎旗等沙尘暴最严重的地区,能见度还不到五十米。吉林和黑龙江部分地区也形成历史上罕见的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哈尔滨市居民早晨起床后,发现哈尔滨已经被笼罩在一片“黄昏”中。早日免遭沙尘暴之苦,是北方地区居民普遍愿望。但这一愿望恐怕至少在未来几年内都难以变为现实。根据官方媒体星期二报道,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王涛博士根据一项官方调查结果表示,未来几年,沙尘暴在中国将呈增加态势。他说,沙尘暴是沙漠化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目前中国土地沙漠化还在蔓延,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沙尘暴和扬沙天气的次数和强度都有加重趋势。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环保专家武业钢博士这样分析了造成中国北方沙尘暴日益肆虐的原因,ACT:武业钢也指出,受温室效应影响,中国北方地区气温升高,也更加干燥,这也加剧了沙尘暴肆虐的频率和强度。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主席,环保专家布朗博士也表示,中国北方地区过渡垦殖,地表植被遭破坏,是导致沙尘暴加剧的重要原因。就沙尘暴肆虐是否同全球变暖有关,布朗表示, ACT:“我们可以接受全球变暖加剧沙尘暴问题的说法,不过目前还无法断定两者是否有直接关系。当然,全球变暖会导致内陆地区气温上升,这会导致气候更加干燥,有利于沙尘暴的形成。” 中科院的王涛表示,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区并不是真正的沙漠和戈壁地区,而是遭到人类活动破坏,植被退化的沙漠化土地。国家环保局的扬朝飞司长表示,中国北方主要沙尘暴沙源区分布在河西走廊,阿拉善高原,内蒙中部的农牧交错带,塔克拉马干沙漠周边地区,以及内蒙,陕西和宁夏沿长城一带的旱作农业区。布朗博士表示,要制止沙尘暴肆虐,就要恢复沙源区的生态,ACT:“北方地区的一些耕地本来是不应当被开垦的,应当维持草地的原貌。现在中国在推行一些有关项目,将这些耕地恢复为草地,这是值得肯定的。北方牧区也要降低载畜量,防止草场退化。”布朗还表示,除了土地退耕之外,中国北方还应加强植树造林,另外也可以借鉴外国的经验,修建成排的风力发电机,即可以发电,又可以降低风速,一举两得。武业钢表示,ACT:官方媒体的报道说,过去十年中,中国北方沙尘暴发生的次数要比八十年代多,而去年是半个世纪以来,沙尘暴发生次数最多的一年。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江楠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