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对民主进程的影响


2001.04.21 00:00 ET

MC: 美国马里兰大学和拉特格斯大学的有关机构日前在华盛顿举行国际研讨会,探讨经济全球化对民主运动产生的影响。以下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所做的采访报道。 VOICE:尽管前苏联和东欧的共产主义独裁政府已经解体多年,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这些国家在民主方面取得的成就却是有限的。这使得一些政治学者思考,日益强劲的全球化经济力量是否已使这些国家中刚刚萌芽的民主体制无法承受?在这种背景下,美国马里兰大学民主合作会和拉特格斯大学沃尔特.惠特曼民主政治和文化中心日前在首都华盛顿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国际研讨会。研讨会以市民社会的发展为线索,探讨经济的全球化对民主运动的影响。参加研讨会的数十位人士是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中国,以及南韩等世界各地的学者,艺术家,前政府官员和一些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包括北爱尔兰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约翰.休姆等知名人士。会议由沃尔特.惠特曼民主政治和文化中心负责人,政治学教授本杰明.巴伯主持。他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谈到了研讨会以市民社会为讨论核心的意义:ACT1 “我们经常谈论政府,谈论市场,但是,我们忽视了私有经济中介于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指人们作为家庭一员,朋友,或邻居日常相处,发生联系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抚养家庭,祈祷,或与他人一起做事。这个社会不是由政府,私人企业,或者自由经济所统治的。我认为,民主的希望不是来自政府,或者某个经济成分,而是来自这个市民社会。” 当记者告诉巴伯教授,市民社会这个概念可能对许多中国老百姓来说比较陌生时,巴伯教授介绍说,大多数理论家认为,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的政府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前提是首先建立一个市民社会,在这个市民社会中,人们可以组建自由的家庭联盟组织,自由的宗教组织,自由的志愿性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他说: “例如,前苏联解体后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不是如何建立一个自由市场和自由的民主政府,而是如何建立自由的民间组织或宗教组织。我相信,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人们会看到中国出现更多的民间组织或宗教组织。那才是民主社会的真正标志。” 高科技特别是电脑互联网络对经济的全球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研讨会以高科技与市民社会为题进行了讨论。美国某高科技公司负责人乔纳森.塔普林先生在会上介绍了他公司所有的一种可用于远距离可视交流的视频系统,他认为,这种视频系统使远距离可视教学成为可能,这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起到促进民主的效果。他并以中国为例谈到了互联网可以冲破新闻封锁提供信息的作用:ACT2 “(电脑互联网络)可以为非政府组织和政治团体提供组织的能力。例如,在中国,3年前,官方媒体如果不想发布哪一消息的话,他们可以封锁这个消息好几个星期。现在,这已完全不可能做到了。在互联网的威胁下,这些官方媒体不得不发布消息,要不然的话他们就会显得滑稽可笑。” 但是,也有与会者以互联网传播不是面对面交流为由,否认互联网是有效的传播工具。还有与会者提出,要重视与互联网络有关的法律问题等。研讨会讨论的其它议题有:艺术作为未引起注意的市民社会的里程碑,衡量市民社会的世界性趋势,全球化的市民社会与市场经济和政府管理等。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所做的采访报道。

添加评论

您可以通过填写以下表单发表评论,使用纯文本格式。 评论将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