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 尽管中国官方对媒体进行控制,但是,还是有些中国媒体和出版社谨慎地对美国遭受的911恐怖袭击事件进行了大量报道。中国民众在了解有关这次恐怖事件的消息方面面临哪些困难?以下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就此所做的采访报道。VOICE:尽管中国官方要求出版界对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低调处理,但是一些大出版社,录像发行公司,杂志和报纸还是在试图进行大量报道,以吸引读者谋取利润。10月份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不仅详细报道有关上海一座88层摩天大厦的争论,还有有关阿富汗崎岖地形的信息。路透社星期五引述该杂志负责人的话说,读者需要从科学的角度了解911恐怖事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曾经组办过杂志,北京的马强先生注意到,有关美国911恐怖事件的书刊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ACT出版有关911恐怖袭击事件书籍的出版社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很少有媒体讨论恐怖事件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民众的反应等。马强分析说,中国在让媒体如何报道恐怖事件问题上处于两难的境地:ACT原《深圳青年报》副主编,现在美国从事媒体分析工作的曹长青先生认为,尽管中国有些媒体以打擦边球的形式对美国遭受恐怖袭击进行较多的报道,但是,这些报道还是不充分的:ACT很多中国民众从相对自由的电脑互联网上了解有关美国遭受恐怖袭击的新闻。互联网上也出现对美国遭受恐怖打击幸灾乐祸的声音,甚至一首关于东北人都是活雷峰的流行歌曲歌词也在网上被人改成对美国幸灾乐祸的内容。在曹长青先生看来,这是政府对媒体的控制误导舆论的例子:ACT那首有关东北人都是活雷峰的歌曲作者声明,歌词的改动跟他没有关系,他认为美国发生的恐怖事件是令人难过的事情。中国的互联网站上也可以看到对那种幸灾乐祸心理的强烈批评。马强先生表示,他就曾在网上写过文章,批评这种改过之后的歌词。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