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中国水利部与湄公河委员会于4月1号在柬埔寨的金边签订了关于中国水利部向湄公河委员会提供澜沧江-湄公河汛期水文资料的协议。下面请听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含青的采访报道。VOICE:中国水利部与湄公河委员会签订的协议规定,为了满足澜沧江-湄公河下游国家防洪抗灾需要,从每年6月15号到10月15号的汛期内,中方将向设在金边的湄公河委员会秘书处提供水文资料。中方提供的汛期水情信息包括雨量和水位两项,由云南省的景洪和曼安两个水文站观测和报送。对协议的签订,旅居美国的环保专家、中华海外生态学会主席林俊达认为是一件好事:ACT1美国特拉华州自然资源及环境保护部的高放对此也表示赞同:ACT2湄公河全长4200公里,起源于中国澜沧江,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入海。美联社的报道说,每年湄公河的洪水泛滥,给下游国家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几百人丧生,几千人无家可归。因此,林俊达和高放两位专家都表示,来自上游澜沧江的汛期水文资料,对湄公河委员会和湄公河流域国家防洪减灾工作具有重要价值。林俊达接着对湄公河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他介绍说:ACT3高放也表示,由于湄公河流经几个国家,中国处于上游,其它几个国家处于下游,因此相互之间的合作就更为重要:ACT4湄公河委员会由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4个国家组建,中国和缅甸没有参加。按照协议,湄公河委员会将帮助中国更新其河流监测设施。两位专家都建议中国今后能在这方面进行更多的参与和合作,高放特别希望中国能早日加入湄公 河委员会,他说,更紧密的合作,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含青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