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别报道(二) (2000-04-22)

18岁美国少年帮助中国残疾孤儿寻找领养家庭MC: 18岁的美国少年马特.戴利奥是一个帮助中国孤儿寻找领养家庭的美国民间组织的创办人。今年四月,他被美国《青少年众生相》杂志评选为"将会改变世界的20名青少年"之一。这位18岁的美国少年怎样改变了中国孤儿的命运?请听自由亚州电台记者安培对马特.戴利奥所做的专访。VOICE:马特.戴利奥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威治市。当马特决定创办"中国关爱基金会"时候,他才年仅16岁。马特星期一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采访时,介绍了促使他创办这个帮助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的非赢利组织的起因:ACT"两年前,我们家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们他领养一个中国女孩遇到一些来自中国孤儿体制上的困难,我就去了北京儿童福利院,看我能帮助做些什么。"实际上,马特的中国情由来已久。他小时候曾随家庭到中国访问过许多次。11岁那年,他在北京的一个中学学习了1年,并寄住父母的中国朋友家里。马特说:ACT"在那一年中,我开始真正爱上了中国人。中国人最好的地方,就是一旦你和他们建立关系,他们就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情,你也感觉你愿意为他们做任何事情,因为你们的关系是那么近。所以我要帮助中国人的想法实际上从那时就开始了。"马特从8岁起就参加美国的社区服务活动。当他得知他的朋友在领养中国孩子过程中遇到困难以后,就开始研究领养中国孩子的手续。2000年夏天他对北京儿童福利院的访问使他的生活和中国残障孤儿连到了一起:ACT"我发现北京儿童福利院90%的孤儿都是残障儿童,天津儿童福利院95%的孩子也都是残障儿童,这不是个小数字,因为中国的一胎化政策,大部分孤儿是有残疾,而且是女孩。有的孩子其实只有很小的缺陷,很简单的手术就可以使他们恢复正常。我们所做的就是要给他们一个正常的家庭。"马特意识到,中国有许多孤儿等待被认养,美国有许多父母需要认养孩子,中国孤儿进入美国家庭,对两方都是好事,但问题是领养中国孩子的途径并不通畅。因此,帮助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使中国残障孤儿得到更好的照顾成为马特创办的"中国关爱基金会"的目标。许多人都知道,在中国领养孩子的手续相当烦琐,这对小小年纪的马特来说不能不说是巨大的挑战。他是怎样和中国福利部门的工作人员打交道的呢?他说:ACT"一开始,我有点紧张,因为我还是个孩子,不知道他们对会我有什么反应。结果,他们对我都是非常鼓励的态度,因为他们明白我的动机就是想帮助那些孩子,比如北京儿童福利院和天津儿童福利院的人对我都是特别鼓励。"马特的"中国关爱基金会"现在已取得不小的成就,除了帮助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孩子以外,该基金会还与天津儿童福利院签署协议,帮助50名残障儿童在中国找到领养家庭,让这些孩子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该基金会并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帮助15名残障中国孤儿做手术。马特提到,一个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孩子的花费大约在一万六到两万美元之间,该基金会还凑集了大约17万美元的资金,用于为领养中国残障孤儿的家庭提供经济资助。所有这一切工作,对马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呢?ACT"首先,能做这些工作我感觉特别好,但是,也有些奇怪的感觉。原因是,当我在中国手里抱着有严重缺陷的孩子的时候,我必须做出决定,哪些孩子可以通过手术恢复正常,哪些孩子不能。当意识到我改变了那么多孩子的生活的时候,我感到一种实现抱负的成就感。这花费很多时间,但是太值得了!"被美国的《青少年众生相》杂志评选为"将会改变世界的20名青少年"之一以后,马特开始受到各界的注意。现在,他已被美国名校哈佛大学录取,他的专业将是东亚研究。马特表示,关爱中国基金会的工作将永远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