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呈显四大模式

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呈显四大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温州模式和晋江模式。四大模式是否代表了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

不少海内外学者都认为中国农村非农业化,即所谓的农业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是制约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美国康州三一学院的中国农业经济专家文贯中博士认为,多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之所以一直发展缓慢是因为中国在农业之外无法为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录音)

苏南模式指的是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三市所辖十二个县市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那里的经济以乡镇企业、集体经济和加工业为主,国际大企业的角色在苏南农村经济发展中日益重要。珠江模式则指珠江三角洲的乡镇企业发展主要以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发展外向型经济,加速企业由原来的简单?_三来一补向三资企业转型,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温州模式主要体现私营经济的大力发展,人人参与市场经济。相比之下,福建的晋江模式则主要表现为以发展传统产业, 如纺织服装和食品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不过,澳门大学的社会学者陈铁军博士认为,四大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充其量只能说体现了这个乡村城市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没有联系,其它地方无法效仿:

(录音)

文贯中博士不完全同意陈铁军的观点。他认为, 农村工业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通过转移农村人口离开土地,帮助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文贯中博士同时表示,中国其它农村地区的确很难照搬四大发展模式:

(录音)

文贯中承认中国迄今还没有找到一条很好发展农业本身的道路,没有比较好的模式供中国其它农村地区效仿,温州模式值得肯定。对此,陈铁军表示:

(录音)

中国福建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伍长南表示,苏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以高新技术参与国际竞争, 温州和晋江则以经过高新技术改造的传统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立足。例如,从赚小钱开始, 靠小商品催熟大市场的温州, 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皮鞋生产、眼镜加工基地, 服装业年销售五百亿元人民币, 打火机市场占有率中国第一。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