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拐卖人口问题和偷渡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和巴苏的报道。
中国云南省位于湄公河次区域,人口拐卖猖獗。中国云南省自2000年二月起,就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开展湄公河次区域反对拐卖妇女儿童项目,并取得一些成效。
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湄公河次区反对拐卖妇女儿童项目主管赫维伯杰先生十一月二十一日在泰国曼谷说,打击人口贩运首先应从各有关国家内部入手,然后才能在国际范围内获得成功。
伯杰先生说,经济全球化带来了贫穷、性别不平等和流动人口问题,而这些恰恰是造成拐卖妇女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些问题必须首先在各国国内得到解决,
"首先,这应该是一个国内的议题。必须明确有那些工作要做,需要那些部门,以及这些部门所应具备的政治意愿、所拥有的资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0年,中国公安部打击拐卖妇女儿童案件的行动中,在云南省破获了1832起拐卖人口案,其中337起与人贩子集团犯罪有关,牵扯到1234名人贩子集团成员。仅2000年一年,就有3525名犯罪嫌疑人被捕,2638名妇女和311名儿童获救。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全国妇联合作,在云南的几个地区提醒人们注意拐卖人口问题,并提高防范能力。国际劳工组织还与中国教育部合作,通过学校向人们宣传防范拐卖人口的信息,
"这个过程是层层推进的。我们培训校长,校长培训老师,老师教育孩子。孩子们把预防拐卖人口的材料给家长看,引起父母的注意。"
国际劳工组织还致力于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帮助他们科学养猪、种茶,并给他们提供一些资金,鼓励他们自己创业。
伯杰先生表示,国际劳工组织的反对拐卖妇女儿童项目,是要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告诉人们,严格执法只是解决拐卖人口问题的一个方面,各部门间需要更广泛的合作,才能解决导致拐卖人口的根本原因。他说,目前,中国政府对解决拐卖人口问题显示了良好的政治意愿,,并在其他省投入资金,仿效云南的成功。
除了中国南部省份的拐卖人口问题,中国福建沿海的人口偷渡问题也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夏维夷大学法学教授罗恩布朗,上星期在"全球化和人口贩运问题"会议上指出,中国的大量流动人口,贫穷和性别不平等,也使得偷渡问题得以滋生,仅福建一省就占了偷渡客源的85%。偷渡者要向蛇头缴纳两万到六万美元,
"人蛇集团和地下组织不仅会向你还会向你的家人要这笔钱。过去有传言说,一些公安部门跟人蛇集团勾结,尤其是想要通过香港人蛇集团使他们的非法收入变成商业投资。"
布朗教授说,反偷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1993年中国"金色冒险号"偷渡案,260名偷渡者中,10人淹死,175人被关进监狱,45人保释,5人返回中国,35人获得政治庇护,仅此一案,就使得美国政府耗费六百万美元。
中国在过去几年对偷渡展开严打。很多参与偷渡的人,宁可在外国被判刑,也不愿返回中国。布朗教授认为美国应跟中国签署引渡协议,把偷渡者返中国,让他们受到应得的处罚。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和巴苏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