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舰一周内两次抵达香港

美国的两个航空母舰战舰群一星期内先后访问香港。有关专家认为这反映了中美关系在美国反恐行动升级形势下的新动向。下面是本台记者林坪的报道。

继“星座号”航空母舰战斗群访问香港后,“小鹰号”航空母舰及两艘驱逐舰于十一月二十九日上午抵达香港。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政府发言人说,随同“小鹰号”舰群访港的美国官兵有6,000至7,000人,他们将逗留至下星期一。此前,以“星座号”航空母舰为首的舰群于十一月二十二日上午驶入香港维多利亚港。两个舰群总人数超过1.5万人。“星座号”航空母舰战斗群舰队司令说,香港是“星座号”前往海湾参加对伊拉克战斗部署的最后一个停靠港。“小鹰号”的最终目的地还没有向外界透露,但有关军事专家认为,它也将驶往海湾地区。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刘建超在11月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政府很高兴看到联合国在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另外,中方已同意派出专家参加联合国的武器核查,

澳大利亚国家大学战略防御中心的地区战略分析家阿伦杜邦先生说,美国军舰一周内两次停靠香港,说明中国不会反对未来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中国不愿破坏跟华盛顿之间重新改善的关系。杜邦先生说:“很多人担心美国的走向-中国领导人认为美国会危及全球的稳定以及中国自身的利益。但中国不愿在伊拉克问题上被孤立,不愿让美国不高兴。目前的美国军舰访问香港表明中国对美国的战略利益,包括伊拉克问题,有更多支持。” 美国前海军少将埃里克麦克万登先生说:“我知道中国官员表示了(对美国的)一些支持,可能不象有些人希望的那么强烈。充其量只能说,中国不会反对我们对伊拉克动武。中国跟我们一样担心萨达姆候塞因的一些举动。但我不认为美国军舰停靠香港表明,中国政府改变了态度。我觉得中国政府在对待伊拉克、朝鲜和伊朗的问题上,还是尽力要保持他们所认为的平衡。”

“小鹰号”是美国现役海军舰队中,服役时间最长的航空母舰,今年四月参与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之后,曾经访问过香港。“星座号”航空母舰也并不是第一次到香港访问。

谈到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的可能性时,麦克万登先生说,战争爆发的可能性看起来很高。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希望可以避免战争。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我希望对伊武器核查能够顺利进行,布什政府能把核查看作是比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更好的、震慑萨达姆的方法。”

去年8月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星座号”航空母舰曾在香港停靠数日,当时曾被国际舆论视为中美关系转晴的标志之一。9・11”事件之后,反恐成为美国军事战略的首要任务,中美之间也因此出现了更多的合作空间。十一月二十五日,美国驱逐舰“福斯特”号访问青岛军港。下个月,数十位中国高级将领将访问美国,而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法戈也将访华,会见中共十六大后新的军委领导。另外,美中高级防务磋商将在时隔大约两年后于十二月9日在华盛顿恢复。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