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兰大学有关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的研讨会

美国马里兰大学全球华人事务研究中心星期三举办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16大浮出台面的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这个题目发了言。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马里兰大学副校长刘全生主持了星期三的研讨会。这位看去六十开外的学者说,(录音)

"中国领导层将火炬传给了新的一代。中国共产党终于有了一个比我年纪轻的总书记。我们对这个新的领导集体寄予大的希望。中国过去十年的成就是相当令人印象深刻的。"

马里兰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峥在研讨会上说,中共十六大的权力交接是平稳的,(录音)

"这次权力过渡是顺利的、和平的,结束了中国以前的交接班模式,即:最高领导人先钦定一个接班人,不久又将这个人清洗掉。自毛泽东以来,中国的政权第一次由职业革命家传给了技术官僚,也是第一次由有个人魅力的领导人传给了一些令人感到乏味的政治家。"

在谈到十六大后中国政策的延续性的时候,他说,(录音)

"尽管中国的领导班子换人了,我们可以指望至少三个方面的政策保持延续性,即中美关系、台湾问题和经济改革三个方面的政策。"

这位学者说,一般人更多地是探讨这次权力交接会不会影响中美关系,而他愿意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问题,那就是,中美关系有没有影响中国这次权力交接。他说:(录音)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中美关系对这次权力交接的影响是大的。保持中美关系的良好势头,是江泽民保留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理由,也是胡锦涛得以上台的一个先决条件。"

这位学者没有提供他作出这一分析的根据。

高峥认为,胡锦涛与曾庆红等其它中共政治局常委之间存在相互合作的必要性。

在谈到对十六大权力交接的总体看法时,高峥说,(录音)

"这次权力交接虽是顺利的,但仍旧没有通过民主选举,而是黑箱作业。"

威尔逊中心研究助理林冈发言时说,可以确定,新一届九个政治局常委中有四个人属于江泽民的班底:(录音)

"要问在这九个人当中谁最接近江泽民,那真是一目了然:吴邦国、贾庆林、曾庆红、黄菊。这四人在江泽民89年上台以后被提拔得特别快。"

林冈指着十六届一中全会结束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亮相的那张照片对与会者说,(录音)

"在这张照片中,曾庆红站在正中间。曾庆红可以被看成是中共党内第二号人物。再过五年或十年,曾庆红接替胡锦涛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再过10年,曾庆红已经过了70了,但是没有关系,到时候也许就会强调任期的限制,而不是年龄的限制。"

在谈到"三个代表"思想的时候,这位学者说,(录音)

"'三个代表'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为了使传统理论与变化中的中国社会相适应所作的新努力。"

马里兰大学政治系教授奎斯特在研讨会上就美国人对中共十六大的反应谈了自己的分析。他说,(录音)

"我认为,许多美国人会说,这次权力过渡相当顺利;要知道,在此之前,有人担心这次权力交接不会很顺利,因为从历史上看,平稳过渡不是中国权力交接的特点。许多美国人会说,权力顺利交接是一个好兆头,说明中国的事态正常了;虽然谈不上民主,但还是向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一些中国的批评者会说,还是这帮人,还是共产党掌权,没有一点民主选举、多党选举的影子!"

奎斯特说,中国新的领导集体看来缺乏外事工作经验;(录音)

"新的常委缺乏外交政策方面的经验,对外部世界没有很好的了解,这也许有点麻烦;但是反过来也可以说这是件好事,因为这些人也许不会竭力寻找建立强大军队的理由。"

星期三有关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的研讨会,是马里兰大学全球华人事务研究中心以美中关系为总题目的研讨系列当中的一个。

这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