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中国城镇居民2005年没有被国家统计局统计到的灰色收入总计4.4万亿元,占国家GDP 24%;全国10% 的最高和最低收入家庭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日前对灰色收入作了这样的界定:“非法收入、违规违纪收入、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其合理性值得质疑的收入,及其他来源不明的收入,统称为灰色收入”。
针对“21世纪经济报道”有关05年中国城镇居民灰色收入占国家GDP 24% 的消息,《中国事务》主编、评论家伍凡表示,灰色收入这么高,在很大程度上与官场腐败有关:
“什么叫灰色收入?除了正常的工资收入外的、超过国家规定的收入。不管是公营还是私营,总有一个收入标准,超过那个收入之外的,那就是不正常,当官的贪污,不是当官的就是利益输送,实际上都是整个结构上腐败的一个表现。现在就叫‘灰色收入’。不管怎么讲,钱的来源都来源于国库或者是来自于投资人,并且数量非常大,占24%的GDP,太高了。这样的收入的人,占总人口多少,20%都不到。 这批人挥霍,盖高级楼房、出国旅游、买进口的高级产品、就是这些人,不要做其他人的生意了,就做这些人的生意就赚了。”
纽约城市大学经济学家周炬源表示,灰色收入所占GDP比重过高会扰乱国家的经济秩序:
“因为GDP 是通过市场交易,有正式的统计数字来评依。非正式的交易、没有通过市场的交易每个国家都会有,但是达到1/4, 如果估计是正确的,是相当惊人的。因为这样的话在决策方面没有办法掌握正确的资讯,可能就会在决策上有失误;第二个就是可信度跟透明度,这个会影响政府形象和国家形象;第三个就是额外收入涉及到偷漏税和公平税赋的问题,可能这种地下经济也会扰乱中国的市场经济。”
这位教授认为,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努力缩小贫富差距,使全民共享经济改革的成果:
“中国一定要从市场经济的发展政策当中提出所得再分配,使中国经济成长的成果能够为广大的民众所分享,世界银行有个标准,基尼集中系数不能超过0.4 ,40%,可是最近中国已经超过40%了。中国现在毕竟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这位经济学家表示,为了防范高额灰色收入,国家应该建立一支有透明度、有公信力、有高度职业道德感的会计师队伍。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