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教授周叶中涉嫌剽窃案开审

原北京大学法学院讲师王天成,控诉武汉大学教授周叶中侵犯著作权一案星期五开庭审理。周叶中缺席,而被告方在提供的证据中涉嫌再次造假。以下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丁小的采访报道。

王天成以周叶中和他的博士生戴激涛合著,由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一书,有至少36处四千多字抄袭、剽窃了王99年发表的《论共和国》、《再论共和国》两篇论文,指控三方。

该案5月12日下午一点半开庭,晚上9 点半结束,主要被告周叶中缺席。记者当晚致电王天成的律师浦志强了解庭审情况,他说:“非常激烈,对方论点是参考王天成的著作的几十处绝大多数他认为是学术界通常的说法,以及人所共知的知识。我觉得对方明显的还是在抵赖。你对这40多处几乎原封不动的抄袭,是一个具体的问题,某一段上你的表述为什么和王天成的表述,包括一些特殊的东西都是一致的。而且“混合均衡政体”是一个王天成首创的概念。”

在人民出版社出示的周叶中原稿中,只有两处注明了引用了王天成,后被人民出版社删除,他们庭上的解释是,该书注解太多了, 而且引用王天成的是一些学界通说。

对被告的辩词,王天成有这样的看法:“很荒唐,列了很多参考书,不能证明那些是学界通说或通知知识。只是一些混淆视听的说法。”

浦志强还指出被告方在向法庭提供的另一份自辩证据中甚至再次造假:“他引用美国学者的一个文章,说到“混合均衡政体”,给人感觉好像是以前有人说过,但这段话恰恰是他们自己加上去得的,这段美国学者的原文我们都查出来了。”

王天成的另一位代表律师滕彪认为该案结果取决于法外因素:“ 如果纯粹从法律角度来说我们肯定会胜诉的,但是一些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王天成毕业北京大学法律系并曾留校任教,直到92 年因参加中国自由民主党被捕,后被以所谓反革命宣传煽动罪判处五年徒刑。

周叶中是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因为曾经到中南海给政治局常委上宪法课而闻名.。

两人的身份背景令该案超出了学术剽窃范畴,受到当局特殊关注。周叶中曾在去年底就事件接受中国青年报曾经采访时以:原稿中的注释因王天成有特殊背景才被要求删除为由,企图推卸责任。而在中青报网上版的这篇报道不久被中宣部下令删除。新京报也在简短刊登该案后,第二天公开发表致周叶中的道歉声明,部门领导、编辑和记者都受到惩罚。

而该次庭审前,官方多次口头通知更改时间,5 月9日更通知第二天就要开庭,在原告律师反对下,才正式发出传票,定于12 号开庭。除了规定只有8个旁听席,原告分到两个之外,还不发证,由法官带原被告及各人入场。

王天成认为这是当局加强控制的一种方式,原因是原被告身份,甚至抄袭的作品本身都很敏感:“这事情为什么出现一些反常的情况,似乎官方认为这次是自由知识分子与官方知识分子的一次争战了,像贺卫芳先生这些著名的自由知识分子也加入来声援我,周叶中作为官方首席宪法专家,就好像是一个对比似的。他解释共和主义时引用了我的核心概念和观念,但到了最后一章论述中国宪法和政治制度时,就不合逻辑了,把现在这些(制度)说成符合共和宪政精神的,滥用和歪曲了我的观点,可以说是意识形态之争。这也是一个敏感的地方吧,”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丁小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