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研討如何應付艾滋病第二波傳播
2005.06.09 00:00 ET
總部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際戰略研究所星期二召開了“如何應付艾滋病第二波傳播”的國際討論會,探討如何制止艾滋病在中國、印度、俄羅斯、尼日利亞等國的傳播。 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高山的採訪報道。
來自美國、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尼日利亞等國的一百多名官員和學者出席了這次討論會,中國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和中國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楊浩在討論會上發表了講話。王隴德副部長在中國主管艾滋病防治工作,他在會上表示,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是一個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威脅,據估計,中國目前有大約84萬人攜帶艾滋病病毒,但截止到2003年年底,只有6萬兩千多人被診斷爲艾滋病病毒陽性,因此中國絕大多數攜帶艾滋病毒的人並不清楚自身的病情,從而造成艾滋病病毒進一步傳播的巨大危險。王隴德說,提高發現率是防止艾滋病毒向大衆人羣轉移的一個關鍵,(錄音)
王隴德副部長說,中國艾滋病高危人羣包括吸毒者和性工作者,中國各級政府對接受艾滋病病毒檢測和治療的這兩類人羣都免於刑事起訴,(錄音)
王隴德副部長說,中國越來越多的農民工也給艾滋病的防治帶來挑戰,中國各級政府正在把農村的艾滋病防治作爲一個重點來抓,(錄音)
中國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楊浩在討論會說,2004年2月,中國建立了國務院艾滋病工作委員會,並開始向農村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免費提供藥物,並維護艾滋病患者的合法權益,
“過去兩年,中國中央政府加大了防治艾滋病的財政資助,2004年,中國衛生部在防治艾滋病方面投入了四億人民幣,但由於中國人口衆多,防治艾滋病的資金缺口仍然很大,因此中國需要增強與國際合作夥伴的協作,從資金和技術上得到更多的幫助。”
美國耶魯大學衛生學院院長邁克爾-默森在會議上指出,中國的非政府機構在幫助政府進行預防宣傳,照顧艾滋病患者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政府應該發出更強的信號,歡迎來自本土和國際的非政府機構加入到抗擊艾滋病的活動中來。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高山的採訪報道。